“教案”相关内容
-
三年级数学上册四美丽的校园26《四连方》教材解读(浙教版)
这节课学习四连方,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有序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逐步建立空间观念。 -
三年级数学上册四美丽的校园25《面积单位》教材解读(浙教版)
《面积单位》教材解读 本课认识三个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要求理解面积单位是如何定义的,建立1个面积单位的空间观念,即知道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分别有多大。 -
三年级数学上册三绿色的田野《主题图》教材解读(浙教版)
《主题图》教材解读 本单元的教学主题是绿色的田野。主要安排了田间管理、粮食收割、粮食运输与粮食加工等相关场景,这些场景分别对应于长度单位的认识、质量单位的认识以及方向和路线的认识等。 -
三年级数学上册三绿色的田野《智慧乐园三》教材解读(浙教版)
智慧乐园三 第1题,让学生自己读题,结合情境图理解题意,学生对此可能是有相关活动经验的。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地观察,开展一些交流与讨论的活动。 -
三年级数学上册三绿色的田野《整理与应用三》教材解读2(浙教版)
整理与应用三 本课时主要复习方向与路线。 第1题,可以先确定四个基本方向,再说一说不同小动物所在的方向。 -
三年级数学上册三绿色的田野17《认识吨》练一练十五教材解读(浙教版)
第1题,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练习后,可以引导学生概括思考方法。如5吨400千克,可以先想,1吨是1000千克,5吨就是5000千克,5吨400千克就是5400千克,这个思考过程用算式表示是5×1000+400。展开这种推理过程,有利于学生掌握换算方法。 -
三年级数学上册三绿色的田野16《认识千米》练一练十四教材解读(浙教版)
第1题,可以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交流答案。学生解答这种类型的习题容易出现错误,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如没有建立起相应长度单位的空间观念,不知道2米、3厘米究竟有多长,或缺乏相关的生活经验等。教师自编或选择同类型练习时,应当注意数据不要太大,例子要选择学生熟悉的。 -
三年级数学上册二快乐的夏令营《主题图》教材解读(浙教版)
《主题图》教材解读 单元主题图创设了“快乐的夏令营”的活动情境。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将这些情境分为五个主题:一是计算路程,三是搭建帐篷,四是拾捡贝壳,五是安排就餐。 -
三年级数学上册二快乐的夏令营《整理与应用二》教材解读2(浙教版)
第1题,根据四则运算关系填运算符号。在除法算式中,基本的关系是:被除数=商×除数,除数=被除数÷商。可以补充乘法算式中基本关系的训练,并直接为解决第2题作准备。 第2题,此类图形等式推算是和倍、差倍的数学结构模型。如■×6+■=315,6个■加1个■是7个■,式子转化为■×(6+1)=315,■=315÷(6+1)。 -
三年级数学上册二快乐的夏令营《整理与应用二》教材解读1(浙教版)
第1题,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学习的知识,可以让学生编出一些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题,先算一算,再分一分类,说一说哪一种类型比较容易做错。教师也可以准备一些商中间有O的除法和商末尾有O的除法,加强重难点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