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相关内容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教案 第2课时《解方程》
《解方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图例,根据等式不变的规律会解方程。 2、过程与方法:掌握解方程的格式和写法。 3、情感与态度: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迁移的能力。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教案 第1课时《等式的性质》
《等式的性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天平演示保持平衡的几种变换情况,让学生初步认识等式的基本性质。 2、过程与方法:利用观察天平保持平衡所发现的规律能判断天平变化后能否保持平衡培养学生观察与概括,比较分析能力。 3、情感与态度: 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教案 第1课时《方程的意义》
《方程的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等式与方程的意义,明确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3、情感与态度: 让学生感受方程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发展其抽象思维能力和符号感。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教案 第3课时《用字母表示数》
《用字母表示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掌握用字母表示数及数量关系。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经历简化ax+bx的式子的方法探索过程中,学会化简这样的式子。 3、情感与态度: 让学生初步学习用符号语言进行表达,交流,感受数学表达方式的简洁性。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教案 第2课时《用字母表示数》
《用字母表示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理解一个数的平方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能够用语言表达运算定律和字母公式,能够将数字代入字母公式中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与态度: 向学生渗透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公式简单美。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教案 第1课时《用字母表示数》
《用字母表示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 能正确掌握有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的简写。 3、情感与态度: 在探索现实生活数量关系的过程中,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明性。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教案 第1课时《掷一掷》
《掷一掷》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通过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巩固“组合”的有关知识。探讨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 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3、情感与态度: 让学生体会到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添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教案 第2课时《可能性》
《可能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的。 2、过程与方法:进一步学习比较多种结果事件可能性大小的方法:先得出结果总数,再看哪种结果在总数占的比例多。 3、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归纳和判断能力。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教案 第1课时《可能性》
《可能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与态度: 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能够运用可能性的知识解决问题。 -
【教学片断】北师大小学数学(二年上:“认识乘法”)
案例9 【教学片断】(二上:“认识乘法”——徐斌) 师:(出示主题图)看,小动物 正在活动呢!在这块草原上,有几种动物?它们是怎样排列的? 生:有两种动物,鸡和兔。 师:兔子有几只?鸡呢?你是怎么数的? 生1:我数兔时是2个2个数的,因为它们是2只2只地站在一起的。 生2:我数鸡时是3个3个数的,它们都是3只3只地围在一起的。 4个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