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相关内容
-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精品教案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平均分”的情况后研究“分后还有余”的情况。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也是今后继续学习除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教学本单元时,应着重抓住“余数的认识及其含义”和“余数与除数间的关系”两大知识点进行教学。关于竖式,只要学生能较好地理解余数的含义以及它与除数间的关系,就可以很好地掌握这一内容。 -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混合运算》教案
在学习混合运算之前,学生已经接触过100以内的两步连加、连减计算及变相的两步混合计算,为本单元系统地学习混合运算奠定了基础。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没有括号的同级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以及运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学生系统学习运算顺序的重要阶段,是今后练习计算、提高计算能力的关键。 -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表内的除法 二》优秀教案
用乘法口诀求商是数学计算中一块重要的基石,它在整个计算领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让学生掌握好这部分知识,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将用乘法口诀求商分为两个阶段学习。在第一阶段即本册的第二单元,学习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着重让学生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在第二阶段即在本册的第四单元,学习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重点让学生在熟练掌握求商的一般方法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的计算技能解决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运算问题。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用除法计算的实际问题,整 -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教案设计
本单元内容主要包括“认识轴对称图形”“平移和旋转”,教材的编排意图是让学生在折纸、剪纸的活动中体会图形的轴对称特征,认识两种基本的图形变换。不管是轴对称图形,还是平移和旋转这两种基本的图形变换,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从数学的意义上讲,轴对称是图形的特征之一,平移和旋转是两种基本的图形变换。认识图形的特征,了解图形的变换对于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掌握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很大的作用。在介绍平移和旋转这两种现象时注意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体会它们的不同点。 -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表内除法》教案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乘法和掌握表内乘法口诀的基础上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在平均分的活动中,体会和认识除法的含义。本单元内容包括“除法的初步认识”和“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认识平均分,知道平均分的具体操作过程;第二部分主要让学生在认识平均分的基础上认识除法的含义。 -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学计划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努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新《课标》基本理念,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二、教学内容 : -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学生经过一年半的数学学习,基本上具备一定的数学意识、数学理解能力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多数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较强的自律性,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高,兴趣浓;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比较熟练,个别在计算速度上存在一定差异。但由于新教材“解决问题”等教材编排的特殊性,大多数学生对如何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和分析问题上存在欠缺。但在解决简单问题上,学生初步形成数学意识,能发现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进行分析和解决,具有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一年多的学习,他们的学习习惯初步形成。因此,本学期重 -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找规律》优秀教案
1。图形和数字的变化规律。 2。稍复杂的数字变化规律。 1。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字美的意识。 1。这部分内容的活动性和探究性比较强,宜采取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实验的方式教学。 -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设计
1。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 3。口算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 4。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5。连加、连减运算式题。 1。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2。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1。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培养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 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它是计算 -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教案
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2。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它们的进率。 3。人民币的单位间的换算。 4。认识用小数表示物品的单价。 5。元、角、分的加、减法计算。 1。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认识各种小面值的人民币,会进行简单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