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八年级地理《“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教学设计
八年级地理《“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2、运用地形图指出某区域主要地形类型,归纳其地形特征。
3、运用地图和气候统计图表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
4、举例说明河流在区域发展中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指出长江三角洲的位置和范围,会利用地图和气候统计图表分析该地区的地形和气候特征。
2、 了解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水运条件便利。
3、 认识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通过读文、识图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获得新知。
2、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小组探究等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知识、提炼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认识祖国不同区域的地理,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提高地理审美意识。
2、 通过认识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引导学生热爱自然,尊重自然。
教学过程:
课标要求:
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2、运用地形图指出某区域主要地形类型,归纳其地形特征。
3、运用地图和气候统计图表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
4、举例说明河流在区域发展中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指出长江三角洲的位置和范围,会利用地图和气候统计图表分析该地区的地形和气候特征。
2、 了解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水运条件便利。
3、 认识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通过读文、识图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获得新知。
2、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小组探究等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知识、提炼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认识祖国不同区域的地理,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提高地理审美意识。
2、 通过认识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引导学生热爱自然,尊重自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