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种子的萌发》教学设计
七年级生物上册《种子的萌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植物的种子能够孕育生命,条件适宜时种子就会萌发,新的生命就会开始生长。
2.植物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胚,胚是有生命的。
3.种子的各个部分在种子的萌发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进行对比实验并做记录。
2.运用感官和工具研究种子的内部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探究种子奥妙的兴趣,养成认真细致、坚持观察的科学态度。
养成教育训练点: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坚持观察的科学习惯。
【教学重点】观察蚕豆种子的构造与各部分的作用。
【教学难点】认识子叶在蚕豆发芽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
演示:课件
分组:培养皿、镊子、小刀、放大镜、浸泡2天的蚕豆油菜黄豆的种子、不同发芽阶段的蚕豆种子。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出示一个小黑袋,让学生摸一摸,猜一猜里面装的是什么。点出它们都是植物的种子。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它们外形上的相同与不同之处。(观察材料课前已放在学生桌上)
二、浸泡种子
1.(出示一杯黄豆苗)提问:它是什么发育而成的?
2.(出示干的一盆黄豆)提问:这样的黄豆干放着会发芽吗?需要什么条件?(水、温度、氧气等)
3.种子萌发需要水分,为了测量种子萌发到底需要吸收多少水分?不同的种子吸收水分的多少是不是一样?课前,老师做了这么一个实验;(出示准备好的浸泡实验装置)我事先都装了200毫升的水,然后各取了10粒不同的种子,把他们浸泡在水中。
为什么我要装一样多的水?为什么都各选了10粒种子,而不是1粒呢?
刚刚做的这个实验,现在马上能看到结果吗?
那我们就把它放在实验室里,让我们等待两天再来测一下,看还会剩下多少水?
三、种子的构造
刚才,我们看到浸了水的黄豆已经发芽了,那你知道黄豆里面是怎样的吗?想不想看一看?
1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