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实录”相关内容
-
四年级数学(上)第六单元可能性课时2练习十教案(苏教版)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体验等可能性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辨别游戏规则是否公平。 2、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索的意识和与他人团结协作的精神。 -
四年级数学(上)第六单元可能性课时1可能性教案(苏教版)
第六单元 可能性 教学内容:第64—66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体验等可能性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辨别游戏规则是否公平。 2、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索的意识和与他人团结协作的精神。 -
四年级数学(上)第三单元观察物体课时2观察物体(2)教案(苏教版)
第2课时:观察物体(2) 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例3。 教学目标: 1.通过认真组织拼摆,观察和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使学生体会在同一位置看到相同的视图的不同摆法,从不同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可能看到的视图,以提升学生对实物及视图进行转化的能力。 2.通过学习,使学生发展空间观念和借助想像和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
四年级数学(上)第二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课时12商不变性质教案(苏教版)
第12课时:商不变性质 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例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商不变的规律。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 3、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的快乐。 -
四年级数学(上)第八单元垂线与平行线课时7画垂线教案(苏教版)
第7课时:画垂线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过直线上一点作直线的垂线和过直线外一点作直线的垂线的方法。 2、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明白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 3、通过动手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
四年级数学(上)第八单元垂线与平行线课时3角的度量练习课教案(苏教版)
第3课时:角的度量练习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量角的方法,较熟练地用量角器量指定的角。 2.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并获得成功的体验,能运用角的知识描述相应的生活现象,感受用实验数据说明问题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与方法。 -
四年级数学(上)第八单元垂线与平行线课时2角的度量教案(苏教版)
第2课时:角的度量 教学目标 1.认识量角器的计量单位,了解量角器的构造特点,掌握正确的量角方法,正确地读写角的度数。 2.经历量角器的形成和量角方法的探索过程,感受量角的意义。 3.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
四年级数学(上)第八单元垂线与平行线课时11怎样滚得远(综合与实践)教案(苏教版)
教学目标 1、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收集、记录数据并计算,掌握有关数据,体会什么情况下圆柱形物体能滚得比较远 。 2、在与他人的合作中,感受合作的快乐,动手实践的乐趣 。 -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第一单元《水》共8课教案
1、水到哪里去了 【学习内容】 新教科版三年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水到哪里去了》 【学习目标】 科学概念 : 1、水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 2、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 3、水蒸气是看不见的,我们周围的空气中也有水蒸气。 4、水蒸气遇冷会变成水,这个过程叫凝结。 -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第二单元《空气》共8课教案汇编
1.感受空气 【教材简析】 《感受空气》是第二单元《空气》的单元起始课,本课主要借助生活中与空气密切相关的物体来深入研究空气的特征,如占据一定空间,有质量,可以流动,能被压缩等,同样也选取了空气和另外两种不同状态的物质进行对比研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重点关注空气与固体、液体之间的相同点,进而对这些相同点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为本单元中持续学习空气做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