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相关内容
-
一年级语文上册 第9课《日月明》教案 (人教部编版)
9 日月明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会认”明尘”等11个字,正确书写生字“力、林”等5个生字和卧钩一个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由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让学生初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规律,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
三年级语文上册《灰雀》教案(人教部编版)
教学目标 1、 认识“宁、胸”等10个生字。会写“雀、郊、”等12个生字。会写“郊外、养病、”等12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对话的语气。 3、能带着问题,边默读边揣摩人物的内心想法。 4、能找出列宁和小男孩喜爱灰雀的语句。 -
三年级语文上册《搭船的鸟》教案(人教部编版)
《搭船的鸟》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读对翠鸟的外形和捕鱼姿态、动作的描述,学会作者仔细观察、抓住特点的方法。 2、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部编版)
第一单元 1 大青树下的小学 【教学目标】 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早晨、鲜艳、打扮”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3.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8课《去年的树》教案(部编版)
第三单元 8 去年的树 【教学目标】 1、会认“伐、斧”等7个生字,会写“等、剩”等13个字。认识多音字“切”。能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词。 2、理解文章内容,训练有感情地朗读对话培养语感,体验小鸟和大树内心的不同情感。 3、感受小鸟和大树之间深厚、真挚的友谊,对“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方面有所感染;体会诚信的可贵以及环保的重要性。 -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教案(部编版)
第七单元 21 大自然的声音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奏、击”等8个生字,会写“演、奏”等1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呢”。了解拟声词的不同结构,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不同声音所表示的不同事物。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3自然段。了解课文的写法特点及叙述的顺序。 3、想象课文中描述过的声音,抓住重点词句感受大自然的美。 -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4课《司马光》教案(部编版)
-
三年级语文上册《湖上初晴后雨》教案(人教部编版)
《湖上初晴后雨》 学习目标 1、 诵读与想象,体味两首诗晴雨变化的景象。 2、 对比学习,体悟苏轼“比喻”的妙处,提升分析对比等高级思维的发展。 3、链接人生经历,体悟苏轼面对困难,豁达乐观的人生情怀和态度。 -
三年级语文上册《小狗学叫》教案(人教部编版)
教材分析: 这是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文章,这篇童话通过拟人的手法,叙述的是一只不会叫的狗学叫的故事。构思新颖,想象丰富,作者的情思寄寓在形象的描写中,耐人寻味。故事乍看起来,仿佛有点荒诞无稽,但细读起来谁也不会去怀疑和谈论故事的真实性,而是深刻地思考品评故事所暗示的“小狗终于做成了真正的狗,找回了迷失的自我”的主题。《不会叫的狗》正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在每一件事中挖掘故事,把现实世界的偶然现象和必然因素统一起来,把故事情节的曲折变化和人物性格的逻辑发展结合起来,通过这一高超的艺术辩 -
一年级语文上册《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人教部编版)
《雪地里的小画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用、几”两个生字。 2、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的爪(蹄)子的不同形状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孩子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