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相关内容
-
小学一年级科学(下)第4单元校园里的生物13观察小动物教案(粤教版)
第四单元 校园里的生物 第13课《观察小动物》 一、教科书分析 《观察小动物》是《科学》(粤教科技版)一年级下册《校园里的生物》单元的第3课。本课从观察动物的运动开始,指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对动物展开更为细致、有序的观察,让学生在收集和观察的过程中感受认识动物的乐趣,并学会简单描述动物的外形特征,丰富学生动物方面的知识,学习观察和简单归类的方法,初步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动物。 -
小学一年级科学(下)第4单元校园里的生物12我们的动物邻居教案(粤教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激发学生探究动物秘密的兴趣,通过观察、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2.发展观察动物并进行记录有能力。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热爱动物的情感,树立动物是人类朋友、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
小学一年级科学(下)第4单元校园里的生物11草地里有什么教案(粤教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自己找到的物体,懂得分别出有生命和没有生物的物体; 2.学会爱护植物与小动物。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草地中的植物与动物,并了解这些植物动物的特征与生活习惯。 -
小学一年级科学(下)第3单元百变的纸10让纸张更结实教案(粤教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操作,知道使用不同材质的纸张可以承受不同的重量。 2.通过操作,知道改变纸的形状可以使纸的承受能力发生变化。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鼓励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来进行感知,同样的纸折成不同形状牢固程度不一样,培养同学的动手操作能力。 -
小学一年级科学(下)第3单元百变的纸10让纸张更结实教案(粤教版)
第三单元 百变的纸 第10课《让纸张更结实》 一、教材分析 《让纸张更结实》是《科学》(粤教科技版)一年级下册“百变的纸”单元中的第3课。本课让学生通过简单的实验,对比不同纸的结实程度,然后再进行“绕纸绳”的活动,引导学生发现在对纸进行简单加工后能让纸张变得更结实。这节课的最后还安排了一个折纸桥的活动,拓展了“让纸张更结实”的主题。本课的活动也涉及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内容,通过一系列 “让纸张更结实” 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针对一项具体任务进行设计、测试和改良的过程。 -
小学一年级科学(下)第3单元百变的纸9纸都吸水吗教案(粤教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不同的纸有不同的吸水本领的物理特性; 2.学会探究不同材质物体吸水性。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用观察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不同材料的纸的不同物理特性。 -
小学一年级科学(下)第3单元百变的纸8一起观察纸教案(粤教版)
《一起观察纸》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对纸进行研究; 2.知道纸的一些特性和常见用途,并能把纸的性质和用途联系起来,并进行交流; 3.意识到要节约用纸。 -
小学一年级科学(下)第3单元百变的纸8一起观察纸教案(1)粤教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接触不同的纸; 2.用手去感觉这些纸的不同; 3.不同的纸折出的纸花不一样。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充分接触到我们身边的纸张,观察它们的特性,用手去感觉,并通过折纸花去进一步了解。 -
小学一年级科学(下)第2单元我来做小船7我的小船教案(粤教版)
第二单元 我来做小船 第7课《我的小船》 一、教材分析 《我的小船》是《科学》(粤教科技版)一年级下册《我来做小船》单元的最后一课。本课选取了学生熟悉的橡皮泥和水果等作为活动材料,要求学生对活动材料进行简单的加工,尝试动手制作一艘可以在水中能浮起来的小船。同时,通过简单的设计和制作活动,初步接触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内容,达成课程标准中“利用提供的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设计与想法,并完成任务”的目标要求。 -
小学一年级科学(下)第2单元我来做小船6做个小竹筏教案(粤教版)
第二单元 我来做小船 第6课《做个小竹筏》 一、教材分析 《做个小竹筏》是《科学》(粤教科技版)一年级下册《我来做小船》单元的第2课。本课将学习焦点聚集在如何利用竹筷子,将其加工改造成能载物的小竹筏上。让学生初步经历简单的设计和制作过程,利用提供的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设计与想法,完成制作小竹筏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