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案”相关内容
-
七年级(下)语文《老王》教案2
《老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品味作者平淡简捷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学习通过几个生活片断表现人物的方法。 -
七年级(下)语文 第9课《老王》教案1
第9课《老王》 学习目标: 1.掌握本文出现的重点词语,揣摩意味深长语句的含义。 2.整体把握课文,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3.探究贯穿全文的线索和段落的有序安排。 -
七年级(下)语文《登飞来峰》教案1
《登飞来峰》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2 -
九年级下册语文23.《诗经》两首教案
23。《诗经》两首 学习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 3、 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学习过程: -
九年级下册语文22.愚公移山教案
-
九年级下册语文21.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
21。邹忌讽齐王纳谏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言词语 2.品味语言的感情韵味,分析人物形象,引导学生会从小事中悟出一定的道理 3.赏析行文技巧,体味邹忌讽齐王的语言艺术,领悟所含哲理。 【重点】 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确切理解其含义,分析人物形象,引导学生会从小事中悟出一定的道理 -
七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教案《紫藤萝瀑布》
17 紫藤萝瀑布 教案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结构,感受作者写作特色。 2、了解写作特点,掌握借物抒情的表现手法。 3、解析文章,学习作者由景入情的写作手法。 4、通过文章的阅读、分析理解,掌握作者的写作方法。 -
七年级第二学期语文配套教案《最苦与最乐》
15 最苦与最乐 配套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清本文的结构,感受文章严密的论证。 2、明确作者的观点,理清文章的脉络。 -
七年级第二学期语文配套教案《驿路梨花》
14 驿路梨花 配套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作者,积累词语,初步感知文章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分析理清文章写作顺序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教育学生感受作品中体现的爱心。 -
初中七年级(下)语文配套教案 第12课《卖油翁》
第12课《卖油翁》配套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实词“矜”、“颔”、“释”、“忿”、“徐”、“遣”;虚词:“尔”、“以”、“但”。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运用所学过的知识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培养学生质疑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作品中的文学形象,体会“熟能生巧”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