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案”相关内容
-
初中七年级(下)语文 第9课《阿长与山海经》教案
第9课《阿长与山海经》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2、了解课文的记叙线索。 3、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
初中七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教案 第二单元 第10课《阿长与山海经》
第10课《阿长与山海经》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并背诵全诗。 2、复述表演,并领会其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3、人物赏析,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4、体会本文排比、对偶、比喻、互文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5、学习本文详细得当的叙事方法。 -
初中七年级(下)语文配套教案 第8课《木兰诗》
第8课《木兰诗》配套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诵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美,背诵全诗。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知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和文化内涵;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感知木兰的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把握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优秀品质,弘扬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 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及体会木兰替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并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法学法:情境教学法、诵读法、 -
初中七年级(下)语文《土地的誓言》 教案
土地的誓言 教案 教学目标: 1、注重朗读训练,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2、通过朗读领会文意。联系时代背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了解呼告的写作手法。 4、增强学生热爱祖国家乡,发奋图强的美好情操,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
七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教案《土地的誓言》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炽痛、嗥鸣、斑斓、谰语、怪诞、亘古”等词的读音、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 (3)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
七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教案《最后一课》
6 最后一课 【教学目标】 1、介绍小说的时代背景。 2、理清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3、理解课文中小弗郎士的心理描写及其作用。 4、分析韩麦尔先生形象。 5、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6、利用小说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
初中七年级(下)语文配套教案 第6课《最后一课》
第6课《最后一课》配套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诵读文本,掌握“郝、叟、哽、懊悔、祈祷”等字的读音及在文本中的含义。 2、细心揣摩、领会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 3、反复阅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故事情节,努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
初中七年级(下)语文《黄河颂》教案
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的内涵。 难点:领会诗歌的内涵 -
初中七年级(下)语文教案《黄河颂》
《黄河颂》 【教学目标】 1、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的自豪感。 -
七年级第二学期语文配套教案 《黄河颂》
5 黄河颂 配套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本首歌词的创作历史背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歌词中的语言;提高诗歌的朗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深入理解蕴含在失重的思想感情;通过合作交流,理解诗歌用平实的语言表达深厚浓郁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诗中所表现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