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案”相关内容
-
九年级语文(上)教案 第18课《怀疑与学问》部编版
-
九年级语文(上)教案 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部编版
-
九年级语文(上)教案 第15课《我的叔叔于勒》部编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积累文中重点词语,体会人物的个性化语言。(重点) 2、了解莫泊桑及其小说创作,学习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难点) 3、引导学生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一种社会关系,它反映出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伦理道德和价值取向。(重点) -
九年级语文(上)教案 第24课《刘姥姥进大观园》部编版
教学目标 1、掌握“蓼溆、麈、肏攮、掂掇、砒霜”等字词的读音,以及“篾片、调停、撮弄、不伏手、操攮、促狭鬼”等词语的含义。(重点) 2、整体感知本文的结构内容。(难点) 3、学习借鉴本文刻画刘姥姥这一人物形象的方法,把握其性格特点。(重点) -
九年级语文(上)教案 第23课《三顾茅庐》部编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三国演义》相关文学常识,识记课文中的生词。(重点) 2、能理清文脉结构,体会情节的一波三折,体味精炼畅达的语言。(难点) 3、结合文中精彩语句品味刘备、诸葛亮的形象,学习两人的优良品质。(重点) -
九年级语文(上)教案 第22课《范进中举》部编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儒林外史》相关知识,把握小说主旨。(重点) 2、让学生学习用鲜明的对比手法、夸张手法刻画人物形象。(难点) 3、引导学生了解封建社会庸俗腐败的人情世态,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重点) -
九年级语文(上)教案 第21课《智取生辰纲》部编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线索,把握情节。(重点) 2、引导学生学习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理解人物形象。(难点) 3、引导学生从古典文学作品中汲取文化营养,陶冶情操,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重点) -
九年级语文(上)教案 第20课《创造宣言》部编版
教学目标 1、学习运用具体事例及理论论据驳斥错误观点,从而得出正确观点的驳论方法。(重点) 2、理解并学会运用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难点) 3、领会自信心与创造力的因果关系及自信心对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重点) -
九年级语文人教版上新教案
-
八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教案 第五单元 25 杜甫诗三首 望岳 (新人教版)
望岳 教学目标: 1、 自主学习,认识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象。 2、 理解、学习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3、 探究文学作品风格与作家个人遭遇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