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在品味情感中成长》教学设计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在品味情感中成长》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生活中的美好情感,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主动、积极影响身边环境,创造、传递情感正能量。
能力目标:尝试创造正面的情感体验。初步学会通过创造积极情感影响身边环境,提高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应辩证看待情感的作用,学会挖掘情感的积极作用。
二、教材分析
内容分析
“在品味情感中成长”是七年级下册第五课第二框。本框分为两目:“体味美好的情感”“传递情感正能量”。第一目包括三层意思:感受美好情感,促进精神发展;获得美好情感的途径和方法;发挥负面情感的积极意义。第二目是整个第五课的落脚点,从实践角度出发,鼓励学生主动传递美好情感,创造美好情感体验。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学会主动、积极影响身边环境,愿意创造、传递情感正能量。
教学难点:知道应辩证看待情感的作用,学会挖掘情感的积极作用。
三、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在把握情感方面容易极端,缺乏客观辩证看待事物的能力,对于情感带给自己的影响容易造成偏激的认知,比如,好的情感一定会引发好的结果,负面情感会让自己陷入消沉。因此本课将着重引导学生辩论分析情感的作用,尝试以自身行动感染他人,向周围传播正能量。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一本普通的记事本
与学生分享“我”的记事本,讲述它对“我”生活的重要意义。
提问:为什么这本普通的记事本会成为“我”的“能量站”?
小结:它带给了我很多美好的回忆,这些回忆让我感到开心快乐,激励我前行。这些美好情感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比如,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