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做更好的自己》教学设计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做更好的自己》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积极的态度去接纳自己、欣赏自己,主动改正缺点、激发潜能,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去做更好的自己。
能力目标:学会接纳与欣赏自己,提高自我反省和分析与归纳概括、辩证思维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接纳、欣赏自己的具体要求;明确做更好的自己的途径;正确认识每个人之间潜能的异同,掌握改正缺点、发掘潜能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如何做更好的自己
教学难点:做更好的自己的途径,在学习生活中践行更好的自己。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呈现:众所周知,著名小品演员潘长江身高只有1.60米,但潘长江一点也不觉得憋屈:“咱本来就袖珍嘛,这有什么了不得的,记住了──浓缩的都是精华!”潘长江不断努力,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令人捧腹大笑而又富有哲理的作品。
设问:这段话给我们哪些启示?
生:思考回答。
总结:认识自己,尊重自己,接纳和欣赏自己。我们成不了别人,却可以努力做更好的自己。
【新课讲授】
1.活动:分享“我的生命线”
解读生命线的含义及其任务:下面的一条线,代表了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请你找到适当的位置,把它用*标出来,代表你今天的年龄。你了解自己吗?请标注出以下各项。
全班分享。
设问:通过分享,我们发现了共性的问题,是什么?
总结: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我们每个人性格、兴趣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随着对自己认识的不断深入,我们的自我形象也会越发清晰。
2.自我反省:你了解自己有哪些优点和长处、有哪些缺点和不足?请完成下列句式(填写出5句)。
我喜欢我自己,是因为( &nbs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