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下册6.7用相似三角形解决问题教案学案(共4套苏科版)

6.7 用相似三角形解决问题
6.7 用相似三角形解决问题(1)
教学目标 1.通过用相似三角形有关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学会建构“用相似三角形解决问题”的基本 数学模型;
3.通过知识拓展,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探索活动 ,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科学的数学观.
教学重点 根据实际问题,依据相似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构建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将实际问 题抽象、建模以辅助解题.
教学过程(教师)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
情景引入
1.当人们在阳光下行走时,会出现一个怎样的现象?生:影子.
2.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例子吗?生:…… 
思考教师出示的问题, 积极回答问题. 
从实际生活情境出发,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活动探究
活动一 实验探究
1.阅读“平行投影”的概念,了解平行投影;
2.数学实验:测量阳光下物体的影长.
结论:
1.在阳光下,在同一时刻,物体高度与物体的影长存在的关系是:物体的高度越高,物体的影长就越长.
2.在平行光线照射下,不同物体的物高与影长成比例. 


阅读概念,认识平行投影.通过数学实验探究物体影长和物高之间的关系. 


展示平行投影的图片说明,帮助学生直观的了解所学内容 .
活动二 思考操作
如图6-42中,甲木杆AB在阳光下的影长为BC.试在图中画出同一时刻乙、丙两根木杆在阳光下的影长.
 
思考:如何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说明在平行光线的照射下,不同物体的物高与影长成比例? 

根据“太阳光可以看成平行光线”的表述,画出与图中虚线平行的线段.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寻找画乙、丙两个木杆影长的办法.
活动三 应用举例
背景故事:古埃及国王为了知道金字塔的高度,请一位学者来解决这个问题.在某一时刻,当这位学者确认在阳光下他的影长等于他的身高时,要求他的助手测出金字塔的影长,这样他就 十分准确地知道了金字塔的高度.
 <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 九年级数学下册7.2正弦、余弦教案学案(共5套苏科版)

下一篇: 九年级数学下册6.4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教案学案(共11套苏科版)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