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4章圆教案(共23套新人教版)
第二十四章 圆
24.1 圆的有关性质
24.1.1 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探索圆的两种定义,理解并掌握弧、弦、优弧、劣弧、半圆等基本概念,能够从图形中识别.
【过程与方法】
1.体会圆的不同定义方法,感受圆和实际生活的联系.
2.培养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普遍性.
【教学重点】
圆的两种定义的探索,能够解释一些生活问题.
【教学难点】
圆的集合定义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展示图片)观察下列图形,从中找出共同特点.
学生观察图形,发现图中都有圆,然后回答问题,此时学生可以再举出一些生活中类似的图形.
二、探索新知
1.圆的定义
(课件展示)观察下列画圆的过程,你能由此说出圆的形成过程吗?
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圆的一些基本概念作界定:
在一个平面内,线段OA绕它固定的一个端点O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A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圆.其固定的端点O叫做圆心,线段OA叫做半径.以点O为圆心的圆,记作“⊙O”,读作“圆O”.
同时从圆的定义中归纳:
(1)圆上各点到定点(圆心O)的距离都等于定长(半径r);
(2)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都在同一个圆上.
于是得到圆的第二定义:所有到定点O的距离等于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