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预习学案:项脊轩志
项脊轩志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疏通文意,积累掌握文言字词句知识,训练结合语境推断词义的能力。
文言实词:过、殆、顾
人称代词:而(尔)、若、吾、余、汝、乃
文言句式:省略句、介宾结构后置句
2.梳理文章的情感脉络,理解作者的感情,体会文章选取家庭生活小事、平凡场景表现人物音容笑貌、寄托深情的特点。学习文中的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
1.结合注释,查阅工具书,疏通文章大意。学生以教材注释及预习案文言词句的梳理为本识记,教师解决词句难点,考查督促学生掌握落实文言字词句知识。
2.诵读、师生合作、小组合作分析思想内容,品析作者的感情,体会文章选取家庭生活小事、平凡场景表现人物音容笑貌、寄托深情的特点。学习文中的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品味作者平淡记叙中蕴含的浓郁深情,激发自身对亲情的感受体悟。
2。 鉴赏评价、探究等能力是学习语文、应对高考的必备能力。1.疏通文意,积累掌握文言字词句知识,训练结合语境推断词义的能力。
项脊轩志(一)
预习任务
一、补充材料
1.文体“志”
志,记的意思,它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项脊轩志》又作《项脊轩记》,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名作。
2.项脊轩”
项脊轩,是归有光的书斋名。对于名字由来有两种解释:
解释一:其远祖归道隆曾居住在太仓项脊烃,作者以“项脊轩”来命名自己的书斋,有追念祖先的意思。
解释二:言其窄小,如颈背之间,故名。
轩,有窗的廊子或小屋子,这里指小屋,即书斋。
3.归有光简介
归有光(1506——1571),字熙甫,早年号项脊生,晚年号震川,苏州昆山人。明代散文家。其命运不济,8岁丧母,29岁丧妻。9岁能文,但仕途不利,35岁才中举人,后连续8次考进士不第。于是迁居嘉定安亭江上,在那里讲学二十余年。他的学生很多,称他为“震川先生”。到60岁才中进士,授县令职,一生郁郁不得志。他发掘了唐宋散文的优良传统,提倡学习唐宋文,后人把他和唐顺之、茅坤等人并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