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的鉴别诊断
正常情况下,由于唾液及饮食的冲刷,使丝状乳头间的杂质层及角化上皮脱落清除,舌苔仅有薄白一层。白苔或白腻苔多是在患病时,饮食减少或唾液分泌不足加上咀嚼无力,降低对舌苔的机械清除作用,因而影响舌的″白洁″,故丝状乳头延长,苔垢堆积。
(3)黄苔:黄苔多属热证,黄色愈深,其热愈重。表邪入里化热,初则舌苔浅黄,里热加重则舌苔深黄;热盛伤阴则苔黄而干;湿热内蕴或肠胃实热积滞则舌苔深黄而厚腻。
黄苔多由于炎症感染,发热及消化功能紊乱等引起丝状乳头增殖、角化、细胞浸润,以及细菌与霉菌附着生长产生所致。随着病情变化,口腔自洁作用愈差,舌苔愈厚腻。
(4)黑苔:黑而润滑多是阳虚寒盛;黑而干裂多是热盛津枯。
黑苔多因重症感染、毒素刺激、高热脱水使口腔自洁作用严重障碍,或长期应用抗菌素、霉菌生长,均可引起丝状乳头的角质突起延长,出现黑色角化细胞及黑色霉菌繁殖,故见黑苔。
注意:
1. 舌苔愈厚腻,表示湿浊愈重。
2. 应将饮食或服用某些药物之染苔除外。
3. 临证时,必须把舌质与舌苔的变化结合起来进行观察,如苔黑而润,质淡红者多为寒证;苔黑而干,质鲜红者多属热盛伤津。一般说来,寒证必见质淡苔滑;热证必见质红苔黄而干。气虚则舌体胖嫩;实证则舌体多坚敛。表证苔多薄白而润;邪热渐重,则舌苔由白变黄,由薄变厚,由润变干。
(二)望斑疹:斑疹和白瘖是某些急性热病过程中的一种征象,它对疾病的诊治和了解预后有一定意义。斑呈片状、色红、不凸出皮肤表面;疹则形如粟米,略凸出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