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资料”相关内容
-
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1—6单元(人教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1—6单元(人教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一) 第一单元: 1《观潮》 天下奇观 若隐若现 昂首东望 人山人海 人声鼎沸 水天相接 横贯江面 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 山崩地裂 风号浪吼 漫天卷地 -
小学一年级科学(下)第1单元水和空气3空气是什么样的教案(1)粤教版
第一单元 水和空气 第3课《空气是什么样的》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粤教科技版一年级下册《水和空气》单元的第3课。本课从问题入手:我们看不见空气,哪里有空气呢?学生可以从身边的现象来感受空气的存在,从而认识到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既然周围都有空气,那我们就用塑料袋装一袋空气,观察一下空气的特点。然后,再与水比较一下,空气与水有什么相同的特征。空气除了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外,还可以流动,通过在水里挤压装满空气的袋子,让学生观察到空气流出来的现象。本课最后一个亲子活动是加深学生对“空气可以流动”这个特 -
小学一年级科学(下)第1单元水和空气2往水中加点东西教案(粤教版)
第一单元 水和空气 第2课《往水中加点东西》 一、教材分析 《往水中加点东西》是《科学》(粤教科技版)一年级下册“水和空气”单元中的第2课。本课由两个活动组成。活动1是“往水中加盐”,活动2是“都能溶解吗”。先是重点观察食盐在水中的变化,然后再分别把白糖、沙、食用油加入水中进行观察,对比这些物质在水中的现象与食盐在水中的现象是否一样。 -
小学二年级科学(下)第2单元一起种蔬菜第7课谁的蔬菜长得好教案(粤教版)
第7课《谁的蔬菜长得好》 一、教科书分析 《谁的蔬菜长得好》是《科学》二年级下册“一起种蔬菜”单元中的最后一课。通过为期一周的种植蔬菜活动,学生种植的蔬菜苗已经有了不同的生长状况。学生都跃跃欲试,希望和同学分享各自的种植成果。本课正好给予学生展示、交流蔬菜种植效果的机会,并了解蔬菜生长需要哪些条件。同时,进一步了解更多植物和蔬菜一样,也需要阳光、水分等条件,并让学生广泛联系生活,说出更多人们合理利用植物的例子。 -
小学二年级科学(下)第2单元一起种蔬菜第5课我们离不开蔬菜教案(粤教版)
第5课《我们离不开蔬菜》 一、教科书分析 《我们离不开蔬菜》是科学二年级下册“一起种蔬菜”单元中的第1课。本课主要让学生知道蔬菜是我们离不开的食物。只有引起学生关注蔬菜,认识蔬菜对我们的重要性,才会吸引学生进一步探究蔬菜是如何种植出来的,所以本课的学习是后面两课的基础。 -
小学二年级科学(下)第1单元身边的动物第3课池塘里的鲤鱼教案(粤教版)
第3课《池塘里的鲤鱼》 一、教科书分析 《池塘里的鲤鱼》是《科学》二年级下册“身边的动物”单元中的第3课。本单元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说出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找到动物的某些共同特征,了解动物可以通过眼、耳、鼻等器官感知环境。本课主要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后实践,让学生在认识鲤鱼外形特征的基础上,发现动物的某些共同特征。 -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第四单元固体、液体和气体4-1它们有确定的形状吗教案(湘科版)
第一课 它们有确定的形状吗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固体有确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确定的形状。 知道液体的表面在静止时一般会保持水平。 2、科学探究 经历观察、比较、归纳等方法,探究固体、液体、气体是否有确定的形状。 -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第二单元各种各样的动物2-4哺乳动物教案(1)湘科版
2.4 哺乳动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多种多样的哺乳动物。 2、阐明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3、描述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各种各样的动物2-3鸟教案(2)湘科版
第三课 鸟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鸟类的共同特征,尤其是体表长有羽毛,头部长有喙。 2、科学探究 继续发展观察比较找相同的能力和从相同之中确定鸟类独有特征的能力。逐步形成归纳概括和演绎推理的思维能力。 -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第二单元各种各样的动物2-2鱼教案(2)湘科版
第二课 鱼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鱼的共同特征:体表有鳞,用鳃呼吸、用鳍辅助游泳,终身生活在水中。 并能用此共同特征对更多动物是否属于鱼类做出正确判断。 2、科学探究 进一步发展归纳概括推理能力,通过亲身经历,逐步熟练运用找共同特征的科学方法。继续发展演绎推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