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科学(上)第二单元各种各样的动物2-2鱼教案(2)湘科版
第二课 鱼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鱼的共同特征:体表有鳞,用鳃呼吸、用鳍辅助游泳,终身生活在水中。
并能用此共同特征对更多动物是否属于鱼类做出正确判断。
2、科学探究
进一步发展归纳概括推理能力,通过亲身经历,逐步熟练运用找共同特征的科学方法。继续发展演绎推理能力。
3、科学态度、STSE
了解并欣赏美丽的金鱼,对鱼类共同特征的探究表现出兴趣,细致观察、如实记录和描述,在归纳演绎活动中,逐步形成严谨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鱼的共同特征:体表有鳞,用鳃呼吸、用鳍辅助游泳,终身生活在水中。
难点:进一步发展归纳概括推理能力,通过亲身经历,逐步熟练运用找共同特征的科学方法。继续发展演绎推理能力。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水槽,水,小金鱼;草鱼、鲫鱼等图片或标本。PPT课件。
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等。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谈话提问
在浩瀚的自然水域中,生活着众多的动物,鱼类是其中一个大家族。鱼类有什么共同特征呢?
2、画一画公认的鱼类——金鱼
让学生画一画印象中的金鱼是怎样的,师生共同点评并找出有什么特征没有画出来,促使学生继续学习和研究。
3、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
借鉴上一课学习的找昆虫共同特征的方法,研究鱼类的共同特征。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