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实录”相关内容
-
八年级(下)语文教案 第9课《桃花源记》
第9课《桃花源记》 教学目标 1.朗读并背诵课文。 2.学习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古今异义现象。 3.感受“世外桃源”的美好情景,体味古人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能力。 4.欣赏文本写法特色,感受本文的简洁笔法和丰富内涵。 5.探究陶渊明的世外桃源理想及其现实意义。 第1课时 -
八年级下册语文9.谈生命教案
9 谈生命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识记重点字词。 2.朗诵课文,理清文章脉络。(重点) 3.理解文章主旨,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含蓄深沉的感情。(难点) 【教学过程】 -
八年级下册语文8时间的脚印教案
8 时间的脚印 1.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说明的层次,体会本文单句成段的作用。 2.品味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 3.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及其意义,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一、导入新课 -
八年级(下)语文教案 第7课《大雁归来》
第7课《大雁归来》 1.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理解本文主旨。 2.揣摩语句,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本文知识性、形象性、抒情性完美结合的写法,提高学生分析课文的能力。 4.感受本文浓郁的抒情色彩,感受作者的爱鸟情怀,激发学生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的热情。 -
八年级(下)语文教案 第7课《变色龙》
-
四年级语文(上)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第5课 大自然的语言 1.筛选课文主要信息,了解物候知识和物候学的研究意义。 2.明确说明对象,理清说明顺序,分析说明方法。 3.品味本文准确严谨、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 4.积累物候知识,培养重观察、讲实证的科学态度。 -
八年级(下)语文教案 第4课《灯笼》
第4课《灯笼》 1.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散文优美的意境。 2.品味文章线索的贯穿,语言精当的作用,体会文章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 3.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品味传统文化中寄寓的爱国之情。 -
八年级下册语文3安塞腰鼓教案
3 安塞腰鼓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基调,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气势。 2.理解文中短句及排比句的运用,体会文章的节奏美、诗意美。 3.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深入体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 -
八年级(下)语文教案 第2课《回延安》
-
八年级(下)语文教案 第1课《社戏》
第1课《社戏》 教学目标 1.掌握相关文学、文化常识,概括主要事件,学习围绕中心选材、叙事详略得当的写法。 2.体会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表达效果。 3.通过揣摩语句的含义,分析人物形象,感受童真童趣以及劳动人民的纯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质。 4.体会作者对美好童年生活的回忆和眷念之情,理解传统民俗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