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教案”相关内容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5.2 列举法求概率教案
25。2 列举法求概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用列表法、画树形图法计算概率,并通过比较概率大小作出合理的决策。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实验、列表、统计、运算、设计等活动,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分析事件,计算其发生的概率。渗透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交流成功的经验,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积极思维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习运用列表法或树形图法计算事件的概率。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5.1.2 概率的意义教案
课题: 25。1。2 概率的意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通过大量重复试验时的频率可以作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 〈二〉教学思考:让学生经历猜想试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的探索过程,丰富对随机现象的体验,体会概率是描述不确定现象规律的数学模型。初步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关系。 〈三〉解决问题:在分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锻炼质疑、独立思考的习惯与精神,帮助学生逐步建立正确的随机观念。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4.4.2圆锥的侧面积教案
24。4。2圆锥的侧面积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经历探索圆锥侧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 2.了解圆锥的侧面积计算公式,并会应用公式解决问题. (二)能力训练要求 1.经历探索圆锥侧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实践探索能力. 2.了解圆锥的侧面积计算公式后,能用公式进行计算,训练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4.4弧长及扇形的面积教案
24。4弧长及扇形的面积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经历探索弧长计算公式及扇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 2.了解弧长计算公式及扇形面积计算公式,并会应用公式解决问题. (二)能力训练要求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4.2.3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教案
24。2。3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了解圆与圆之间的几种位置关系. 2.了解两圆外切、内切与两圆圆心距d、半径R和r的数量关系的联系. (二)能力训练要求 1.经历探索两个圆之间位置关系的过程,训练学生的探索能力. 2.通过平移实验直观地探索圆和圆的位置关系,发展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2)教案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2)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能判定一条直线是否为圆的切线. 2.会过圆上一点画圆的切线. 3.会作三角形的内切圆. (二)能力训练要求 1.通过判定一条直线是否为圆的切线,训练学生的推理判断能力. 2.会过圆上一点画圆的切线,训练学生的作图能力.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4.2.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教案
24。2。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理解直线与圆有相交、相切、相离三种位置关系. 2.了解切线的概念,探索切线与过切点的直径之间的关系.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4.2.1点和圆的位置关系教案
24。2。1点和圆的位置关系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了解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以及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作圆的方法,了解三角形的外接圆、三角形的外心等概念. (二)能力训练要求 1.经历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4.1 圆(第2课时)教案
24。1 圆(第2课时) 教学内容 1.圆心角的概念. 2.有关弧、弦、圆心角关系的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也相等. 3.定理的推论: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条弧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圆心角相等,所对的弦相等.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4.1 圆 第一课时教案
第二十四章 圆 24.1 圆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圆的有关概念. 2.垂径定理: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及其它们的应用. 教学目标 了解圆的有关概念,理解垂径定理并灵活运用垂径定理及圆的概念解决一些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