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相关内容
-
五年级数学(下)优秀导学案 第2课时 正方体的认识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教学活动,认识正方体,掌握正方体的特征。 2、通过观察和比较,弄清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
五年级数学(下)优秀导学案 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一、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从直观上使学生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不同,在此基础上,找出长方体,抽象概括出长方体的特征,然后再概括出正方体的特征,逐步形成空间概念,并强调学生多动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在学生认识并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把表面积的概念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联系起来,为下面学习计算表面积作好准备。教材中没有总结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而是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去想计算的方法,有利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一节 -
五年级数学(下)优秀导学案 第6课时《因数与倍数》整理与复习
学习目标 1、进一步巩固倍数、因数、质数、合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等概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2、通过亲身参与和实践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 -
五年级数学(下)优秀导学案 第5课时 质数和合数
学习目标 1、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能正确判断一个常见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3、培养判断、推理的能力。 -
五年级数学(下)优秀导学案 第4课时 3的倍数的特征
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知道3的倍数的特征,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2、在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归纳以及数学表达的能力,感受数学思维的严谨性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激发学习兴趣。 -
五年级数学(下)优秀导学案 第3课时 2、5的倍数的特征
学习目标 1、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知道奇数、偶数的概念。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的倍数。能举出生活中的数,再判断是奇数还是偶数。 2、培养类推能力及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
五年级数学(下)优秀导学案 第2课时 因数和倍数(2)
学习目标 1、掌握因数、倍数的概念。 2、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
五年级数学(下)优秀导学案 第2课时 观察物体(2)
学习目标 对所学观察物体知识进行巩固梳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与同伴合作的意识。 重难点 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辨认形状并摆出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简单组合物体的实物立体图。 -
五年级数学(下)优秀导学案 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1)
第二单元 《因数和倍数》 一、教材分析 通过四年多的数学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大量的整数知识(包括整数的认识、整数四则运算),本单元让学生在前面所学的整数知识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整数的性质。本单元涉及到的因数、倍数、质数、合数以及第四单元中的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都属于初等数论的基本内容。本单元的知识作为数论知识的初步,一直是小学数学教材中的重要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获得一些有关整数的知识,另一方面,有助于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 -
五年级数学(下)优秀导学案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
第一单元 《观察物体(三)》 一、教材分析 观察物体是“空间与几何”这一领域的内容,在不同学段有着不同的要求。本单元的内容属于第二学段,通过观察、拼摆较为抽象的几何形体,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让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形状。教材在编排上不仅设计了观察活动,而且设计了需要学生进行想象、猜测和推理进行探究的活动,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为之后正式学习投影和三视图的有关知识奠定感性认识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