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绘画的色彩》教案
高中美术《绘画的色彩》教案
(一)教材分析
《绘画的色彩》是高中美术“绘画”模块第五课的内容。本课以色彩的基础知识为前提, 其中 包括色彩形成的原理 、影响自然界中物体色彩变化的因素 、色彩的感觉、色彩在绘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自然界色彩的成因,影响物体色彩变化的因素和色彩的一些基本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色环的认知及色彩在绘画中的应用,学生能用简单的色彩知识完成一幅色彩作品。
3.情感与价值:激发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力,培养和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欣赏、运用色彩美的意识与能力。
(三)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本课教学的重点在于对与色彩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原理、规律、观察与表现方法的学习与掌握,以及如何通过对这些知识的讲授,培养和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欣赏、运用色彩美的意识与能力。
2.教学难点:本课教学的难点主要是“固有色”观念的明晰和帮助学生理解、领会色彩所具有的冷、暖属性及色彩如何通过联想的作用从心理和生理上对观者产生影响。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观察法?比较法
【教学时长】1课时?
【教具准备】水粉颜料(24色)?水粉笔?素描纸?幻灯片?
(一)课堂检测
色彩的来源
牛顿光谱实验
将正午的阳光经由一条细缝引入暗室,并让这束阳光通过三棱镜产生折射,当折射光映在白色屏幕上时便出现了如彩虹般按红、橙、黄、绿、青、蓝、紫顺序排列的美丽色带——太阳光谱。
牛顿由此得知:太眼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组成的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