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的基本结构》教学设计
《细胞的基本结构》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新课标教材中图版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二节,前边学生 对组成细胞的分子及其重要作用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质…这些生物分子固然重要,但是光有分子还不能表现出生命活动。只有当这些分子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细胞的各种结构,细胞才成为基本的生命系统。与其他系统一样,细胞同样有边界,有分工合作的若干组分,有信息中心对细胞的代谢和遗传进行调控。细胞的结构复杂而精巧,各种结构组分配合协调,使生命活动能够在变化的环境中自我调控、高度有序地进行
二、学情分析
目前这个班级为理科普通班,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相对薄弱一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大家都动起来 在本节课堂上掌握最基础的知识点,在后边的习题训练过程中再进一步地加深难度。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2.探讨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实验技术的进步所起的作用
3.举例说出线粒体、叶绿体、高尔基体、溶酶体、中心体、液泡等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不同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二)能力目标
通过自学,小组合作探究制作,提高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识图比较以及归纳总结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同结构与功能、部分与整体相适应的观点
四、学习重点
几种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五、 学习难点
1、叶绿体和线粒体在结构上的比较;
2、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六、教具:学案、多媒体、真核细胞的模型。
七、教法:学案导学,小组合作探究。
八、教学过程
(提问检查学生资料上自主学习部分内容的完成情况,并检查每组制作的细胞模型)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