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一年级科学2.6做一个测量纸带教案

6.做一个测量纸带
 
教材分析
《做一个测量纸带》是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六课。从内容上看,本课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测量圆桶的边沿长度或测量更大体积物体的长度。所以本课中学生将以小立方体为标准单位,制作一种便携、可弯曲、能测量更大物体、方便计数的测量工具——测量纸带。学生会再次体会“起点”、“首尾相连”、“标准单位”等测量因素的重要性,在利用制作好的测量纸带进行物体测量的活动中,学生将进一步深化对测量需方便、准确等概念的理解。
从结构上看,本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五课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使学生建立了标准单位概念,明白标准单位测量的优点。本课在此基础上,以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工具的改进,在之前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制作测量纸带。测量纸带的制作,是为了第七课与尺子进行比较。尺子是测量纸带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的产物,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测量工具的发展过程,因此本课为第七课的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测量纸带具有更方便携带、测量和计数等特点,可以替代小立方体进行测量。
【科学探究】
1.在教师指导下,依照制作测量纸带的步骤进行制作;
2.利用测量纸带测量一些物体的周长;
3.运用十进制记录测量结果。
【科学态度】
1.在教师指导下,能针对测量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2.乐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能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体会工具的改进给人们测量带来的便利;
2.认识到人们总是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地完善和改进工具,从而增强了人的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小桶,小立方体,画有方格的纸,胶带,心形纸盒。
学生准备:小桶,小立方体,画有方格的纸,剪刀,胶带,活动记录单。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境导入
1. PPT出示上节课图片,教师导语:上节课,小明学会用小立方体测量长度之后很兴奋。回到家后,他用小立方体这里测测,那里测测。但是他遇到了一个问题:用小立方体很难测量一些不平的东西,比如说小桶一圈的长度,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吗?(PPT出示小桶)
预设:剪一条和小桶一圈一样长的纸带,再用小立方体测量;用比较软的物体测量;在纸带上画上小方格等<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2.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案

下一篇: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2.5用相同的物体测量教案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