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一年级科学2.5用相同的物体测量教案

5. 用相同的物体比较
 
教材分析
这一课是教科版一年级科学第二单元第五课。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比较和测量的方法。了解了起点和终点的概念,标准测量更容易比较。通过前几节课的练习,学生基本上能掌握准确测量的方法。而这节课对学生的要求不仅要准确而且要求更快的完成测量。这也是让学生体验到测量工具的发展历史,并领会到在测量时选择合适的工具能更方便。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 标准单位的测量比非标准单位的测量能产生更为一致和可比较的结果,便于信息的交流。
2. 小立方体可以组合成较长的工具,测量长的物体时便于测量和计数,也更准确。
【科学探究】
1. 学习预测事物的长度。
2. 使用标准工具进行长度的测量。
3. 运用十进制记录测量结果。
【科学态度】
1. 逐步适应使用多种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
2. 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
3. 乐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能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
4. 主动关注他人的测量结果,并有分析结果的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 体验统一计量单位给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2. 认识到人们总是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地完善和改进工具,从而拓展和增强了人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用相同的物体测量和比较。
教学难点:小立方体可以组合起来,方便测量。

教学准备
教师:PPT课件,学生材料一份
学生:每小组一块橡皮 (长条形)、一个回形针、一根小棒、 40 个小立方体、一把剪刀、一卷透明胶带、和讲台长度相当的纸带或棉线、学生活动手册、教师用的班级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3min
1.熊大和熊二有个疑问想要请聪明的你们帮帮忙。他们想要知道教室里的课桌和老师的讲台桌有多长。他们手上的材料有这些,你有什么办法测量吗?
预设:孩子能说出选择相同的物体来测量。孩子们选择的物体是不同的。
【设计意图】用孩子喜欢的动漫人物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任务驱动激发孩子的内在学习动力。由于讲台桌教师里只有一个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2.6做一个测量纸带教案

下一篇: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2.4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教案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