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一年级科学2.3用手来测量教案
3.《用手来测量》
教材分析
《用手来测量》是教科版《科学》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3课,也是对前2课的比较方法的继续。本课将在前面单一的两两比较的基础上,提出测量能让比较更准确,而身体可以作为一个非标准单位,用来比较更多物体的尺寸。学生通过利用手来测量比较桌子高度的方式,体验用手为标准测量时的准确性。学生在这一课将测量标记与课桌高度等长的纸条有几拃,并相互比较同样高度的课桌柞数是否相同。通过这样的比较,理解为了测量更加地准确,让比较结果更科学,需要统一测量的标准。
在这一课的学习中,还期望学生能学会用手拃来测量物体长度,并能在有些物体不方便测量时,想方法借助道具来解决。同时,在测量过程中能相互合作,使测量操作更准确,这为后续进一步采用统一标准来测量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 测量可以量化比较结果
2. 人体可以作为一种测量工具,方便测量
3. 知道“拃”是 张开大拇指和中指(或小指)的长度,测量时每一拃要首尾相连
【科学探究】
1. 能对桌子的高度进行预测
2. 能用手来测量桌子的高度,并标记测量过程
3. 会观察、比较纸带上的标记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科学态度】
1. 发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测量认同感
2. 逐步适应使用多种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
3. 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
4. 意识到细致的一拃一拃的测量可以使测量结果更准确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意识到比较和测量时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用手测量的步骤、方法。
教学难点:
讨论分析不同小组间结果的差异原因。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PPT
小组(2人一组):长纸条,圆头剪刀,记号笔,软磁铁。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景导入
1.根据比较大树的粗细来引出利用身体来测量物体。
(ppt展示大树图片),明明去公园玩的时候看到了3棵很高大的树木,他想知道这三棵树那棵最粗,但是他用眼睛看不出来,你能帮他想个好办法吗?(请学生来边说
教材分析
《用手来测量》是教科版《科学》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3课,也是对前2课的比较方法的继续。本课将在前面单一的两两比较的基础上,提出测量能让比较更准确,而身体可以作为一个非标准单位,用来比较更多物体的尺寸。学生通过利用手来测量比较桌子高度的方式,体验用手为标准测量时的准确性。学生在这一课将测量标记与课桌高度等长的纸条有几拃,并相互比较同样高度的课桌柞数是否相同。通过这样的比较,理解为了测量更加地准确,让比较结果更科学,需要统一测量的标准。
在这一课的学习中,还期望学生能学会用手拃来测量物体长度,并能在有些物体不方便测量时,想方法借助道具来解决。同时,在测量过程中能相互合作,使测量操作更准确,这为后续进一步采用统一标准来测量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 测量可以量化比较结果
2. 人体可以作为一种测量工具,方便测量
3. 知道“拃”是 张开大拇指和中指(或小指)的长度,测量时每一拃要首尾相连
【科学探究】
1. 能对桌子的高度进行预测
2. 能用手来测量桌子的高度,并标记测量过程
3. 会观察、比较纸带上的标记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科学态度】
1. 发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测量认同感
2. 逐步适应使用多种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
3. 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
4. 意识到细致的一拃一拃的测量可以使测量结果更准确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意识到比较和测量时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用手测量的步骤、方法。
教学难点:
讨论分析不同小组间结果的差异原因。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PPT
小组(2人一组):长纸条,圆头剪刀,记号笔,软磁铁。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景导入
1.根据比较大树的粗细来引出利用身体来测量物体。
(ppt展示大树图片),明明去公园玩的时候看到了3棵很高大的树木,他想知道这三棵树那棵最粗,但是他用眼睛看不出来,你能帮他想个好办法吗?(请学生来边说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