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一年级科学2.2起点和终点教案
2.起点和终点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较与测量》第2节课。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逐渐掌握较为科学的比较方法并意识到科学测量的重要意义。经过前一节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可以比较物体的高矮、长短来比较大小。《起点和终点》这节课在整个单元的学习中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纸带的使用为后续卷尺的引出奠定了基础。
本节课的核心活动是纸蛙跳远比赛,通过在纸带上标出起点和终点来比较哪只纸蛙跳得更远,从而让学生掌握比较长度的简单方法。对于一年级的新生,刚接触科学学科,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实验纪律的管理,在交流汇报过程中尽量让学生多发言,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 共同的起始线是公平比较的基础
2. 确定起点和终点是测量的基本要素
3. 纸蛙跳远的距离可以用跳点和落地点来标识
【科学探究】
1.学习标记起点和终点的方法
2.尝试以图表的形式记录和组织信息
【科学态度】
1. 发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测量的认同感
2. 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
3. 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探究证据。
4. 认同客观地记录纸蛙跳远距离比获得比赛胜利更重要。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 意识到比较和测量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
2. 认识到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解决问题。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师准备:每组3只小纸蛙(A蛙、B蛙、C蛙)、3条纸带
学生准备:铅笔
教学过程设计:
一、问题聚焦(情境导入):
1、师:我们班哪位同学跳远跳得最远?
2、师:要比较谁跳得远,大家的起点要一样,看谁的终点远(板书课题)。
二、探究:
(一)让小纸蛙向前跳
1、师:由于场地的限制,我们用小纸蛙代替我们跳远吧。试试看,你能让小纸蛙向前跳吗?
2、学生尝试,练习让纸蛙向前跳。
3、交流演示:
(1)请学生演示让纸蛙向前跳,说说怎么才能让纸蛙向前跳的更远。
(2)表扬奖励纪律、发言、操作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较与测量》第2节课。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逐渐掌握较为科学的比较方法并意识到科学测量的重要意义。经过前一节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可以比较物体的高矮、长短来比较大小。《起点和终点》这节课在整个单元的学习中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纸带的使用为后续卷尺的引出奠定了基础。
本节课的核心活动是纸蛙跳远比赛,通过在纸带上标出起点和终点来比较哪只纸蛙跳得更远,从而让学生掌握比较长度的简单方法。对于一年级的新生,刚接触科学学科,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实验纪律的管理,在交流汇报过程中尽量让学生多发言,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 共同的起始线是公平比较的基础
2. 确定起点和终点是测量的基本要素
3. 纸蛙跳远的距离可以用跳点和落地点来标识
【科学探究】
1.学习标记起点和终点的方法
2.尝试以图表的形式记录和组织信息
【科学态度】
1. 发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测量的认同感
2. 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
3. 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探究证据。
4. 认同客观地记录纸蛙跳远距离比获得比赛胜利更重要。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 意识到比较和测量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
2. 认识到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解决问题。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师准备:每组3只小纸蛙(A蛙、B蛙、C蛙)、3条纸带
学生准备:铅笔
教学过程设计:
一、问题聚焦(情境导入):
1、师:我们班哪位同学跳远跳得最远?
2、师:要比较谁跳得远,大家的起点要一样,看谁的终点远(板书课题)。
二、探究:
(一)让小纸蛙向前跳
1、师:由于场地的限制,我们用小纸蛙代替我们跳远吧。试试看,你能让小纸蛙向前跳吗?
2、学生尝试,练习让纸蛙向前跳。
3、交流演示:
(1)请学生演示让纸蛙向前跳,说说怎么才能让纸蛙向前跳的更远。
(2)表扬奖励纪律、发言、操作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