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捞针与有难度的写作——东荡子访谈录

:
  苏文健:或者可以说,他们提供的经验,已经不能满足我们这个时代的需要了。
  东荡子:对,就是这样的。当你进入到具体的文本或语境中,发现他们的表达,已经没有亲切和生动感的时候,它再怎么好,再怎么伟大,也不适应这个时代的口味了。这个不适应是语境所带来的,或者说,原来的语境过时了。莎士比亚诗歌最大的优点,就是他的一百五十多首诗歌,同一主题,可以写那么多首诗歌,又写得那么好,很不简单,非常不简单。而且他全部是以说道理的方式写出来。它就是说理。所以说我们不想读他的诗歌,是因为他的这种直白的说理,以概念词的形式大量出现,虽然这个意思都在里面。在那个时代,也许是可以得到接受的。但是在这个时代,不行。诗歌需要更加生动更加贴近我们的身体,那些概念词是不可能使诗歌生动得具有触摸感的。我们要求的这种生动它与意象的关系更加紧密,与具体细节场景的关系更加紧密,要不然你生动不起来。你知道写一些枯燥、大、空洞的词语,它是不能达到我们所期待的生动的。所以,今天没有人再想去读莎士比亚的诗歌非常正常。那种诗歌,我们把它再往后面放,它的命运还是一样。我们会注意到什么东西呢?诗歌应该追求放在任何一个时代它都不会过时。诗人与诗歌应该具有这个跨越时代性,应该有跨越时代性的目标与追求。如果一个诗人的诗歌在一种非常朴实的,祛雕琢的,不怕在过于空洞的那些大词的情况下写出来,他追求的必定是一种返朴归真的美学效果。力求朴素归真,但是又要形象生动,细节、意象和大而空洞的东西联系得非常紧密,你奈何不了。它是空的是还是实的?你罩不住,它便具有超越性。
  苏文健:我读你的诗歌,就经常感到一种美学意义上的“细节”、“空旷”、“高大”,并且里面存在着一种很好的辩证关系,这两种力量的紧张较量非常巧妙,能够互相兼顾。如你所说,这种相悖的力量能够平衡在一个平面上。

上一篇: 儿子坠楼以后……

下一篇: 宝贝,我要为你们找到回家的路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