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本书讲述上学那些事,为什么我们不想长大?

:

《上学真的有用吗?》

   上学是一种习惯和态度的训练,它是从外部进入的;而教育则是自己掌握的,并且可以自我扩展,甚至自我超越,本质上是潜能的自我解放。——盖托

   “上学”不等于“受教育”。我们不是为了获得知识的碎片,而是要培养独立人格和思辨精神,以最终成为一个完整的、能够把握自己。命运的人。你要努力寻找真正的自己,发现你的潜能,那会让世界大吃一惊。

   七岁时,有天下午,我对祖父抱怨说,我觉得烦。他当即扇了我脑勺一巴掌,说,再也不许当他的面说烦——我烦是我的错,与旁人无关。使自己高兴、学习,是我无可推卸的责任,不懂得这一点的人都是长不大的小孩子,离他们远一点,因为他们不可信任。这一巴掌根治了我的厌烦。年复一年,在各个地方,我向一些了不起的学生传授了这个真理。

5

《教养的迷思》

   父母对孩子的人格发展有长久的影响吗?结论是:没有。“专家们”是错的,父母的教养并不能决定孩子的成长。

   传统心理学观点认为父母在对孩子的塑造中扮演着影响深远的角色,但是朱迪斯•哈里斯质疑这个传统观念。在本书中,作者用众多的证据证明,在孩童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影响力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大,真正具有影响力的是孩童在家庭之外的同辈群体。

   换句话说,双亲并不能教导孩子社会化,儿童的人格塑成主要受到他们的小伙伴以及家庭以外的经验影响。这本书彻底改变了他“对童年和儿童的看法”,并预测它将成为“心理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哈里斯提出的理论,将改变为人父母既有的形象。同时,哈里斯也对父母们提出了忠告:你什么可以做,什么无法做到。同时也将父母从“不能培育出自信、快乐、举止得宜的孩子”的罪恶深渊中解救出来。

   发展心理学家利恩·伯奇( Leann birch)注意到,学龄前的儿童异常挑食,父母没法哄他们吃他们不喜欢的东西,父母对小孩子的游说、说服毫无用处。唯一有效的方式是:让他跟喜欢吃这种食物的孩子坐在一起,让所有的孩子一起吃。


上一篇: 7本汉字书法故事,书写的敬意与喜悦,就在你我指间心中

下一篇: 学习国学,背诗读经,不如熟读这5部经典小说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