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湖边的趣事
:
开始栅堰了。人们要在齐腰深的水中,把竹柴一捆一捆的沿堰坝垒起,还要打上木桩加固,把竹柴钉在堰坝上。最后就成了一条长长的竹柴堤坝,并且要高出水面一尺左右。河水照样流走,鱼儿却被拦在堰内。
大人栅堰,我们小孩是定要看热闹的。栅堰是抢时间的活,栅得越快,拦的鱼越多。几户人家的小村子,全部出动。父母、伯叔、婶母通力合作。深水中是年轻的叔叔们负责垒柴、打桩,他们有的脚上套双破鞋,有的干脆赤脚;裤筒卷得高高的,裸露着大小腿,浸在冰冷的河水里,是冲天的干劲,驱走了冰凉,一干就是半天。岸上的妇女、老人,扛的扛,拖的拖,一路小跑,将一捆捆竹柴传到水中人手里。栅到大半时,鱼开始跳动,大家更是干劲倍增。我们小孩看见鱼跳,更是又蹦又跳,从岸头跑到水边,又从水边跑到岸头•••••
十来天后,河水彻底退走了。竹柴也变了样,竹叶没了,青青的竹子已成了灰白色的泥枯枝了。
人们早早吃罢饭,扛来水车,开始干堰了。以前是没有抽水机的,就是用水车。现在的年轻人还没见过水车呢。水车有三、四米长的车筒,分上下层,一条环形带板(水叶)木链,车筒两端装有轱辘齿轮,车头的齿轮是用车拐带动,原理跟自行车的齿轮传动差不多,自行车是用脚,这是用手(也有用脚踩的叫脚车)推拉;木链带动水叶,水叶将水送上(水叶相当活塞抽水)。古人太聪明了,水车很有科技含量呢。
三四乘水车,一上午,堰里的水干得差不多了。
开始栅堰了。人们要在齐腰深的水中,把竹柴一捆一捆的沿堰坝垒起,还要打上木桩加固,把竹柴钉在堰坝上。最后就成了一条长长的竹柴堤坝,并且要高出水面一尺左右。河水照样流走,鱼儿却被拦在堰内。
大人栅堰,我们小孩是定要看热闹的。栅堰是抢时间的活,栅得越快,拦的鱼越多。几户人家的小村子,全部出动。父母、伯叔、婶母通力合作。深水中是年轻的叔叔们负责垒柴、打桩,他们有的脚上套双破鞋,有的干脆赤脚;裤筒卷得高高的,裸露着大小腿,浸在冰冷的河水里,是冲天的干劲,驱走了冰凉,一干就是半天。岸上的妇女、老人,扛的扛,拖的拖,一路小跑,将一捆捆竹柴传到水中人手里。栅到大半时,鱼开始跳动,大家更是干劲倍增。我们小孩看见鱼跳,更是又蹦又跳,从岸头跑到水边,又从水边跑到岸头•••••
十来天后,河水彻底退走了。竹柴也变了样,竹叶没了,青青的竹子已成了灰白色的泥枯枝了。
人们早早吃罢饭,扛来水车,开始干堰了。以前是没有抽水机的,就是用水车。现在的年轻人还没见过水车呢。水车有三、四米长的车筒,分上下层,一条环形带板(水叶)木链,车筒两端装有轱辘齿轮,车头的齿轮是用车拐带动,原理跟自行车的齿轮传动差不多,自行车是用脚,这是用手(也有用脚踩的叫脚车)推拉;木链带动水叶,水叶将水送上(水叶相当活塞抽水)。古人太聪明了,水车很有科技含量呢。
三四乘水车,一上午,堰里的水干得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