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形(一)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探索并掌握梯形的有关概念和基本性质,探索、了解并掌握等腰梯形的性质.
2. 能够运用梯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进行有关问题的论证和计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计算能力.
3. 通过添加辅助线,把梯形的问题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问题,使学生体会图形变换的方法和转化的思想.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等腰梯形的性质及其应用.
2.难点:解决梯形问题的基本方法(将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及正确运用辅助线),及梯形有关知识的应用.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本节课安排了三个例题,例1是教材P118中的例1.它是等腰梯形性质的直接运用.题目比较简单,在教学中,最好让学生分析、讲解、解答.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证明△EAD是等腰三角形时,要用到梯形的定义“上下底互相平行(AD∥BC)”这一点.
1. 探索并掌握梯形的有关概念和基本性质,探索、了解并掌握等腰梯形的性质.
2. 能够运用梯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进行有关问题的论证和计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计算能力.
3. 通过添加辅助线,把梯形的问题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问题,使学生体会图形变换的方法和转化的思想.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等腰梯形的性质及其应用.
2.难点:解决梯形问题的基本方法(将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及正确运用辅助线),及梯形有关知识的应用.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本节课安排了三个例题,例1是教材P118中的例1.它是等腰梯形性质的直接运用.题目比较简单,在教学中,最好让学生分析、讲解、解答.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证明△EAD是等腰三角形时,要用到梯形的定义“上下底互相平行(AD∥BC)”这一点.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