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相关内容
-
八年级语文下册《核舟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下册《核舟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核舟记》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学习本文从总到分、从分到总,按照事物各部分的空间位置和人、物的主次,突出重点,作具体细致的描述说明的写作方法。 2、 理解 -
《核舟记》教案分析
《核舟记》教案分析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已经对《核舟记》一文的字词句进行了自主学习,今天我将和大家继续深入文本,走近核舟,共同去探寻它的精妙奇特。(板书课题作者)二、 热身活动师:先让我们一 -
《核舟记》教案设计
《核舟记》教案设计【教材分析】《核舟记》是一篇说明文,它生动地再现了宋代文坛上一个著名的掌故——大苏泛赤壁;课文细致地描绘了核舟和舟上人物的形象,表现了核舟的“奇巧”,赞扬了雕刻家的高超艺术,也显示了 -
2019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11核舟记
11 核舟记1.积累文言词语,把握文章内容。感受文本语言的简洁、严密和生动。2.学习本文“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和空间说明顺序。3.关注文中数量词的特点,体会古代汉语数量词与现代汉语数量词的异同。4.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11核舟记课件
11 核舟记 课时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词汇、句式。 2.学习掌握本文运用说明和描绘相结合的笔法。 3.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探究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 情境导入 1995年10月27 -
八年级语文上册《核舟记》第二课时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核舟记》第二课时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总观全文,了解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卓越高超。 2 .本文简练精致。先分说后总说。学习文言词语、句式。 3.体会雕刻家巧妙的构思,精湛的技 -
八年级语文上册《核舟记》第一课时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核舟记》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设想:进入初中二年级,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和要求都不同于初一,要避免全盘灌输和机械地翻译字词,要让他们对文言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要让他们在力所能及的基础上完 -
《核舟记》ppt课件22
《核舟记》选自清朝人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作者魏学洢(约1596--1625),字子敬,明末嘉善(现在浙江嘉兴县)人。 读准下列字的音。 罔( ) 贻( ) 有奇( -
《核舟记》ppt课件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