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案”相关内容
-
九年级下册语文 5 孔乙己 教案
5 孔乙己 第一课时 4 【学习目标】 1.积累生字词,回顾有关鲁迅的文学常识,了解时代背景。 2.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明确其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重点) 3.通过研读孔乙己的语言、动作等描写,分析其性格特征。(难点) -
八年级(下)语文教案 第4课《灯笼》
第4课《灯笼》 1.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散文优美的意境。 2.品味文章线索的贯穿,语言精当的作用,体会文章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 3.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品味传统文化中寄寓的爱国之情。 -
九年级下册语文4.外国诗两首教案
4 外国诗两首 【学习目标】 1.识记字词与文学常识。 2.品味诗歌语言,掌握诗歌写法。(难点) 3.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感受诗人的爱国思乡情怀。(重点) 【教学过程】 -
八年级下册语文3安塞腰鼓教案
3 安塞腰鼓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基调,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气势。 2.理解文中短句及排比句的运用,体会文章的节奏美、诗意美。 3.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深入体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 -
九年级下册语文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案
3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诗歌创作背景。 2.了解本文修辞的特点,理解诗歌中众多意象的含义。(难点) 3.感悟诗人的爱国之情,激发爱国热情,树立报国之志。(重点) 【教学过程】 -
八年级(下)语文教案 第2课《回延安》
-
九年级下册语文2.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
-
八年级(下)语文教案 第1课《社戏》
第1课《社戏》 教学目标 1.掌握相关文学、文化常识,概括主要事件,学习围绕中心选材、叙事详略得当的写法。 2.体会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表达效果。 3.通过揣摩语句的含义,分析人物形象,感受童真童趣以及劳动人民的纯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质。 4.体会作者对美好童年生活的回忆和眷念之情,理解传统民俗的价值和意义。 -
九年级上册语文1.诗两首教案
1 诗两首 第一课时 我爱这土地 【学习目标】 1.能正确划分诗的节奏、重音,饱含深情地朗诵诗歌。 2.理解饱含着诗人感情的具体形象。(难点) 3.体会诗人对祖国真挚的热爱之情。(重点) -
八年级(下)语文教案《爱莲说》
爱莲说教案 教学设计 本节采用三疑三探”的教学模式进行设计,因为文章的写作是一篇文言文,所以,要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才能让学生进行设疑自探。教师在设疑的同时,教师同时板书于黑板的右侧,对于不完整的问题,教师随机给予补充、归纳。本节解决的重难点是诵读课文,正确疏通文意,把握主旨,学习文章的写作手法。 因为这篇短文是“诵读欣赏课”,所以以诵读为主,讲授为主。抓住“文脉”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主旨。 讲授本课,将采用“读——议--悟”的教学模式。 在运用拓展环节中,学生自编习题后,教师出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