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相关内容
-
六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第12课时整理与练习教案(苏教版)
一、回顾与整理 1、回顾: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2、小组讨论: (1)怎样计算分数除法? (2)列方程解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时是怎样分析数量关系的?举例 (3)什么叫做比?比和除法有什么关系?什么叫比值?怎样求比值?怎样按比例分配? -
六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第11课时练习课教案(苏教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意义。 2、使学生通过运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答有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第14课时树叶中的比教案(苏教版)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测量、计算、比较、分析等活动,初步发现虽然树叶的大小各不相同,但长和宽的比值比较接近。 2、初步感受自然现象中蕴含的简单规律,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第9课时练习课教案(苏教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加深认识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说出一个比的具体含义, 能比较熟练地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2、使学生认识求比值与化简比的联系和区别,以及比与相关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 -
六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第8课时比的基本性质教案(苏教版)
一、复习导入 1、填空。 师:除法、分数和比之间有什么联系? 2、做复习题。 师:第一题你这样做根据的是什么?(商不变的性质)它的内容是什么?第二题呢? 3.导入课题。 我们以前学过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今天我们就在这些旧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下面,我们就一起研究研究。(板书课题:比的基本性质) -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第7课时比的意义教案(苏教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写法,认识比的前项、比号和后项。 2、掌握求比值的方法,会正确求比值。 3、弄清比同除法、分数的关系,明白比的后项不能是零的道理,同时懂得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
六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第6课时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教案(苏教版)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中具体的情景使学生经历探索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能正确解答分数连除或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式题。 -
六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第10课时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苏教版)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根据信息填空: (1)男生有31人,女生有21人,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2)红花的朵数与黄花朵数的比是3:2。你能联想到什么? 师:数学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今天这节课就来研究前两节所学的比在生活的运用。 -
六年级第一学期数学三单元分数除法第4课时分数除法实际问题教案(苏教版)
1、出示例5中两瓶果汁图,估计一下,大、小两瓶果汁之间有什么关系? 出示:小瓶的果汁是大瓶的2/3。 这句话表示什么?你能说出等量关系式吗? 板书:大瓶里的果汁×2/3=小瓶里的果汁 如果大瓶里的果汁是900毫升,怎么求小瓶果汁里的果汁? 自己算算看。 如果知道小瓶里的果汁,怎么求大瓶中的果汁呢? -
六年级第一学期数学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第3课时分数除以分数教案(苏教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分 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分数除以分数的试题。 2、使学生在探索分数除以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