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相关内容
-
三年级数学上册一花果山上学数学8《应用问题(一)》练一练六教材解读(浙教版)
第1题,要求先看懂线段图,说出已知的条件与问题,然后结合情境进行完整的语言表述。进一步讨论要求“一共有多少棵”或“一共有多少台”,需要先求出什么问题。如第(3)题,钢笔和圆珠笔共有360支,圆珠笔支数是钢笔的3倍,钢笔有多少支?(和倍问题) -
三年级数学上册一花果山上学数学8《应用问题(一)》教材解读(浙教版)
一是先求一个数的几倍,再求和。它的逆向题之一是和倍问题,即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倍数关系,分别求两个数。解决这类问题,已经有解决连续“两问”应用题的训练基础。教材特别展示了一个完整的解决问题的过程。 -
三年级数学上册一花果山上学数学《整理与应用一》教材解读2(浙教版)
第1题,比多求和的两步运算应用问题。46+37+46,可以让学生结合算式解释46+37表示什么,进一步明确中间问题。 第2题,可以让学生看图,并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应用问题,再解答。还可以比较两小题的联系和区别,理解它们的互逆关系。 -
三年级数学上册一花果山上学数学7《三位数乘一位数(二)》练一练四教材解读(浙教版)
练一练四 第1题,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训练形式。 第2题,计算后再比较计算过程,都是三次进位,其中第二行的三题都是叠加进位。 -
三年级数学上册一花果山上学数学7《三位数乘一位数(二)》教材解读(浙教版)
主题图创设了猴子画跑道的情境。跑道有两种标准,一种宽122厘米,另一种宽125厘米。道路的总宽度是980厘米,画8道,用哪一种标准比较合适?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驱动计算的需求。 -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共29分)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质量为160( ) 厚约25( ) 载重量5( ) 长约13.5( ) 质量约为3( ) 高约8( ) 2.单位换算。 8000千克=( )吨 2天=( )时 2米=( )分米=( )厘米 2时=( )分 -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卷
一、计算。(共27分) 1.直接写出得数。(每题0.5分,共8分) 20×40= 24×3= 60×50= 15×4= 10×24= 73×10= 76×0= 23×3= 60+90= 500×8= 3×900= 72-28= 30×30= 23+48= 22×4= 660÷6= -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215×6的积是( )位数, 557÷5的商的最高位是( )位。 2、140×5的积的末尾有( )个0 3、比15的4倍少7的数是( ) 4、☆÷6 =12……△,△最大是( ),这时☆是( ) -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计24分) 1.302×5的积是( )位数, 里有( )个 ,8个35相加的和是( )。 2.在( )里填上“千克”或“克”。 3.在 里填上“>”、“<”或“=”。 -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试题
一、口算:(12分) 7600 - 600= 90 ÷ 3= 1000 - 500= 500 × 4= 96 - 77= 48 ÷ 4= 60 - 21= 35 + 47= 12 × 3= 73 - 56= 200 + 9000= 500 +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