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相关内容
-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教案(部编版)
第七单元 21 大自然的声音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奏、击”等8个生字,会写“演、奏”等1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呢”。了解拟声词的不同结构,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不同声音所表示的不同事物。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3自然段。了解课文的写法特点及叙述的顺序。 3、想象课文中描述过的声音,抓住重点词句感受大自然的美。 -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古诗三首教学设计附反思及课后作业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 17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亦、宜”等7个生字,正确书写“断、楚”等1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抹、磨”。正确读写诗句中的词语。 -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古诗三首教学设计附反思及课后作业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 4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 会认“径、斜”等11个字,会写“寒、径”等13个字,正确认读多音字“挑”。 2.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学过的古诗、成语,根据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4课《司马光》教案(部编版)
-
三年级语文上册《湖上初晴后雨》教案(人教部编版)
《湖上初晴后雨》 学习目标 1、 诵读与想象,体味两首诗晴雨变化的景象。 2、 对比学习,体悟苏轼“比喻”的妙处,提升分析对比等高级思维的发展。 3、链接人生经历,体悟苏轼面对困难,豁达乐观的人生情怀和态度。 -
三年级语文上册《小狗学叫》教案(人教部编版)
教材分析: 这是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文章,这篇童话通过拟人的手法,叙述的是一只不会叫的狗学叫的故事。构思新颖,想象丰富,作者的情思寄寓在形象的描写中,耐人寻味。故事乍看起来,仿佛有点荒诞无稽,但细读起来谁也不会去怀疑和谈论故事的真实性,而是深刻地思考品评故事所暗示的“小狗终于做成了真正的狗,找回了迷失的自我”的主题。《不会叫的狗》正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在每一件事中挖掘故事,把现实世界的偶然现象和必然因素统一起来,把故事情节的曲折变化和人物性格的逻辑发展结合起来,通过这一高超的艺术辩 -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习作 续写故事 人教部编版
部编语文三年级 习作:续写故事 公开课优质课教案 习作《续写故事》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图画,预测故事,想象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口语交际 名字里的故事 人教部编版
《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教学设计 学段口语交际目标: 1. 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 2. 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
三年级语文上册《大自然的声音》教案(人教部编版)
课文内容分析: 《大自然的声音》是第七单元的第一课。 本文以独特的视角,丰富的联想,富有韵味的语言,将大自然中的事物比作音乐家,把它们发出的声音描绘成各种美妙生动的乐曲,体现了大自然的美丽。 课文围绕第一自然段展开,第二、三、四自然段分别从风、水和动物3个方面描写了大自然声音的丰富美妙。课文结构严谨,有助于进一步巩固第六单元的学习重点“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课文配有一幅插图,森林里树木摇曳,小河边青蛙放声歌唱,一个孩子悠闲地背靠大树坐在草坪上,欣赏着大自然的音乐,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
三年级第一学期语文《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人教部编版)
《在牛肚子里旅行》 教学思路说明:教学设计二关注科学童话理与趣的 结合,让学生借助“捉迷藏——红头历险——好友重聚”这一故事线索及相关图示明晰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然后利用牛的胃部结构图明晰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了解童话中蕴含的牛反刍的知识;最后通过分角色朗读感受红头和青头的心情变化,体会友谊的可贵。学习过程在图文结合、小组合作中变得更具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