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第2课时教学设计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第2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展示“不同历史时期的丝绸之路”挂图,同时用MP3播放《出塞曲》

新课教学:

五、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

学生活动: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课前收集的历史资料及我国人口迁移的相关知识,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原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和荒漠化的发展趋势,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2、演讲“满城尽是黄沙”,(说明荒漠化的危害和影响,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观)。

总结:

 

读图思考:读课本图2.12“黄沙掩埋下的丝绸之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①从总趋势看,该地区河流多呈什么流向?②为什么该地区河流多呈平行状分布且流程短小?

(①由四周流向中心。②该地区河流发源于四周的高原山地,地形限制了河流的发育。)

读图思考:读课本图2.13,思考(1)农牧界限向北推进,为什么会加剧该地区的荒漠化?(2)为什么我国北方的农牧过渡带,恰恰又是我国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

六、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展示“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干湿状况分布图”。

回顾荒漠化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及主要荒漠化分布地区。由荒漠化的因-→果-→对策-→措施-→我国的治理措施,由一般规律到具体国家具体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荒漠化防治的对策。

(1)荒漠化防治的三个内容:

A、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的土地退化;

B、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C、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的生产力。

(2)荒漠化防治的两个原则:

维护生态平衡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教案

下一篇: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第1课时教学设计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