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教案

第三章 防灾与救灾

第二节 《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教案

课程标准

1.以一两种自然灾害为例,列举适当的应对方法或应急措施。

2.举例说出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救灾情景,让学生了解救灾过程,归纳灾前、灾中和灾后的救灾重点;基于灾害应急预案的基本目的,使学生理解有针对性的、有计划的应对某一种自然灾害,可以使灾害救助得到保障。

2.能力目标:通过灾害发生过程的视频、图片的资料,提高学生应对灾害的能力。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坚定与自然灾害抗争的信念。

教材分析

我国是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学习各种自然灾害的特征,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的防灾减灾。在防灾减灾的过程中,现代技术的应用在逐渐推广,加强了对灾害的监测与防御。但在灾害发生时,究竟应该做哪些事情?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是在政府的统一指导下,动员社会力量,减轻甚至消除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灾区人民生存和发展而开展的社会性活动。本节主要突出开展救援、救助的核心环节:灾前准备、灾中应急、灾后恢复。

1.重点:灾前准备、灾中应急和灾后恢复的主要任务及措施,这些任务主要通过图示法来展示,生动形象的展现于学生的眼前。

2.难点:根据不同自然灾害的特点在灾害发生时,采取适当的应急措施。可以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产生真实的感受。

教学准备

1.多媒体投影仪放映关于灾害的影片

2.中国与世界救灾现场的相关图片

3.救灾措施流程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师生活动

情景设计

上一节的学习是我们有了监测和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但是在灾害来临时我们又该做些什么呢?同学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去进行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该做哪些事情?

阅读教材这一节的前言,了解这部分内容

1.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的概念

是指在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的指导下,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通过多种方式来减少甚至消除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恢复基本生存条件,以保障灾区人民生存与发展而开展的社会性行动。

2.灾害救助过程中的三个核心环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学案

下一篇: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中国的地质灾害》教案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