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上册《溶解的快与慢》教案
四年级科学上册《溶解的快与慢》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的快慢与物体颗粒的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以及混合溶液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经历 “ 问题 —假设 —验证 — 证实 ” 科学探究过程和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愿意将对比实验这种科学的方法运用到解决同类科学问题的研究当中去,发展公平实验的意识。体验研究影响溶解快慢因素的乐趣。
养成教育训练点: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积极思考,并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和大胆质疑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方糖溶解实验的研究
教学难点:对比实验过程中,各种相同条件的控制
教学方法:观察法 实验法 记录法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筷子1、玻璃杯2、热水和冷水、糖块3、食盐1、勺子1、水槽1。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 老师取一杯水,然后在杯中放一大块冰糖,让学生喝一口,问:你喝的水什么味道呢?那么大一块冰糖放在水中,为什么不甜?那如何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与慢”,板书课题。
2.刚才大家说搅拌可以加快物质的溶解,用热水也可以加快物质的溶解,还有捣碎也可以加快物质的溶解,那你们猜测的对不对呢?我们怎样来检验呢?
二、师生互动合作,开展探究活动
(一)设计实验方案
1.在三年级我们就知道对比实验,谁能告诉大家什么是对比实验?
2.我们要怎样研究实验呢?(一个一个地研究)
3.我们先来研究加不加热的实验方案。
4.怎样做才能公平地比较出加热比不加热糖溶解得快呢?(教师启发学生说)
不同条件:一杯加热,一杯不加热。
相同条件:冰糖大小相同、水量相同、同时加入冰糖、观察时间相同
5.想不想亲自设计一下搅拌、切碎糖片的实验方案吗?
6.现在请同学们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实验来设计方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