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下册6.2黄金分割同步练习(苏科版)

 [6.2 黄金分割]
 
一、选择题
1.如图K-13-1,C是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AC>BC),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链接听课例1归纳总结
 
图K-13-1
A.AB2=AC2+BC2  B.BC2=AC•BA
C.BCAC=5-12  D.ACBC=5-12
2.已知P是线段AB的一个黄金分割点(AP>PB),则PB∶AB的值为(  )
A.3-52  B.5-12
C.1+52  D.3-54
3.已知线段MN=6 cm,P是线段MN的一个黄金分割点,则其中较长线段MP的长是(  )
A.(9-3 5)cm  B.(3 5-3)cm
C.(3 5-1)cm  D.(3-5)cm
4.宽与长的比是5-12(约为0.618)的矩形叫做黄金矩形.黄金矩形蕴藏着丰富的美学价值,给我们以协调和匀称的美感.我们可以用下面的方法画出黄金矩形:如图K-13-2①,作正方形ABCD,分别取AD,BC的中点E,F,连接EF.以点F为圆心,以FD的长为半径画弧,交BC的延长线于点G,作GH⊥AD,交AD的延长线于点H.则下列图②中的矩形是黄金矩形的是(  )
链接听课例2归纳总结
    
图K-13-2
A.矩形ABFE  B.矩形EFCD
C.矩形EFGH  D.矩形DCGH
二、填空题
5.已知C是线段AB的一个黄金分割点,且AB=8 cm,AC>BC,那么AC=________ cm.链接听课例1归纳总结
6.在中华经典美文阅读中,小明同学发现自己的一本书的宽与长之比为黄金比.已知这本书的长为20 cm,则它的宽约为________cm.(结果保留2位小数)
7.从美学角度来说,人的上身长与下身长之比越接近黄金比时越给人一种美感.某女教师上身长约61.8 cm,下身长约93 cm,她要穿________ cm的高跟鞋才能达到黄金比的美感效果.(精确到1 cm)
三、解答题
8.如图K-13-3所示,以长为2的定线段AB为边作正方形ABCD,取AB的中点P,连接PD,在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标签: 黄金分割

上一篇: 九年级数学下册6.3相似图形同步练习(苏科版)

下一篇: 九年级数学下册6.1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同步练习(苏科版)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