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流动的音符》教案
(湘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流动的音符》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属音乐创造的教学领域,分为三个层次:1、七个基本音级的随意组合。2、认识和体验基本音级组合的一般规律:这些基本规律潜存于朴素的民歌之中。3、通过遵循音乐材料组合的基本规则和模仿民歌实例,尝试进行两到四小节的曲调创作。
二、教学目标:
1、能大胆地参与音乐“组合游戏”,体验音乐创造的乐趣;
2、进一步了解、喜爱中国民歌,能用探究的方式从熟悉的音乐材料中发现曲调组合的一般规律;
3、体验流畅曲调的美感,发展音乐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课型:综合课。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课题。
1、播放美国音乐故事片《音乐之声》的插曲《Do RE Mi》
2、出示课题:流动的音符。
(二)新课教学:
1、出示七个音符的小卡片,告诉学生色彩斑斓的音乐世界是由这七个音符组成的。这七个音符就象童话中的七个神秘小矮人。他们可以有千变万化的组合。(出示乐谱),我们一起来哼哼。
1=C 2/4
1 2 3 4 | 5 6 5 | 6 7 1 6 | 5 — | 5 6 i 6 | 5 6 3 | 2 1 2 3 | 2 — |
1 2 3 4 | 5 6 5 | 6 7 i 5 | 6 — | 5 6 i 6 | 5 6 3 | 2 1 2 3 | 1 — ‖
2、七个小矮人生来就是我们的好朋友,每一个人都可以任意调遣他们。让我们来用这些小矮人,根据老师写给同学们的节奏,组合成小旋律。(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请个别学生唱出作品后,记在黑板上,然后进行点评。)
2/4 × × | × ×‖ 2/4 ××× × × |
3、音符组合不好,音乐就难听。怎样才能使音乐好听?其中有没有规则?平时我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今天我们就从学唱民歌开始。
(1)出示歌谱西藏民歌《我的家乡日喀则》
A、学生跟琴视唱歌谱。
B、分析歌曲的分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