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第九册《小数乘小数》第三课时教案
小学数学人教版第九册《小数乘小数》第三课时教案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小数乘小数(二)
【教学目标】
1、(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法则,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的计算。
(2)能利用交换两个因数位置的方法,对乘法进行验算,以便提高计算能力。
(3)明确积与因数的大小变化规律。
2、让学生观察比较的方法,进行新知识的尝试学习。
3、通过新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提高计算能力,利用验算使计算更准确.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提纲:
1、复习:(1)做小数乘法时,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2)如果积的小数位数不够,你知道该怎么办吗?如:0.02×0.4。
2、阅读例5的主题图及题目,再用自己的话表述题意。说说“1.3倍”的含义。想一想:这只非洲狗能追上这只鸵鸟吗?为什么?
3、怎样解决书上提出的问题?为什么这样列式?
4、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证明你做的是否对呢?
5、试一试:P.9页练习一的第10题,先计算,再观察第二个因数,比较积和第一个因数的大小。你能发现什么吗?想一想,利用这个规律可以作些什么?
一、导入
口算:
0.7×0.9 0.04×0.2 0.8×0.05 2.1×4 1.7×0.03 0.16×0.05
注意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确定小数点的位置的。
二、学习新课
1、出示情境图,然后引出一道应用题。
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是56千米/时。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鸵鸟的最高速度是多少千米/时?
(1) 指名说说条件和问题。
(2)&n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