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街:一家书店的商业逆袭
现在,以“微在”为主线的新媒体,包括了“微在APP”、微在网站、Website、微信公关平台、微博、豆瓣、单向空间微信、微博公共平台等多个子产品。单向空间豆瓣积累了10万余用户量,“微在”创建至今,积累20余万用户量。以互联网惯用的“转换率”来算,单向空间9年来数十万忠实拥趸,就是VC和客户原因投资的价值所在。
说到拥趸,或许没有哪个独立书店能拥有如此庞大数量的粉丝。这间独立书店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商业世界的边缘,他们以沙龙式经营,分享阅读带来的乐趣。
用许知远的话说:“我们是在用自己的收入供养自己的兴趣。”2006年3月5日,诗人西川在单向街做了第一场沙龙,随后,洪晃、陈冠中、阎连科、廖伟棠、莫言、严歌苓等人纷纷来到沙龙演讲。这种让思绪以面对面的方式进行传播的沙龙,凝聚起一批粉丝,也就是之后单向空间新媒体的基础用户。
圆明园店遭遇房租涨价,单向街面临了第一次危机。此时,蓝色港湾抛出橄榄枝。这次搬家让单向街开始被更多人认识,让单向街尝到收支平衡的滋味。只是,和圆明园同样的高租金问题,让单向街再次面临无处可去的境地。
“我承认,我们这一路都非常幸运。”回顾过往,于威和许知远都笑了。这一次,爱琴海和朝北大悦城伸出援手,帮单向街渡过难关。爱琴海和朝北大悦城主动为单向街提供支援,也不仅仅出于对文化的尊重,它们也希望用单向街的品牌号召力聚拢相应的客群。单向街因为侧重沙龙和加入咖啡馆的业态,名字正式改为“单向空间”。
“互联网时代,百货业已经转向体验经济,单向街这种文化品牌是一种促进。朝北大悦城和爱琴海的租金,基本是免费的,只从我们销售收入中提取部分补偿。”于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