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冷漠和热情:你可以看到红尘,而你不是红尘

:

  那些对生活的冷漠和热情

  文|郝景芳

  今天我想说说宇宙。在那之前,我想先说一下生活。

  我在2014年7月生下了宝宝,这件事对我影响很大。在那之前,尽管我学习了很多与宇宙有关的知识,但始终没有彻底想清楚宇宙与生活的关系。直到这一年怀孕生宝宝,像是经历了一场了无痕迹的修行,很多事情如安静下来的水面,突然映照出清晰的图案,将从前支离破碎的光影都连接起来了,我忽然明白了一些看似毫无关联的事情之间的关联,宇宙、自我、写作、小孩。

  从这一刻开始,我看见了生活。

  在阅读中,常见到有人谈论人与生活之间的关系:“生活快要把我逼疯了”,“生活不如自我实现重要”......谈论的方式多种多样,抱怨的、抒情的、战斗的、分析的,但表达的内容是类似的。这可能是贯穿人一辈子的问题:如何处理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日常生活,琐碎的生活,繁盛的生活,占据人90%以上精力的现实生活,让人费尽心力去经营维持的世俗生活,与精神生活相对的物质生活。名称无所谓,用哪一种说法也都可以,总之就是一个人生活着的生活,我姑且叫它日常生活。

  对日常生活,似乎越重视精神自我的人,抵触的情绪越严重。

  中学时很容易与这样的生活对抗,甚至大部分人都在对抗。那个时候,日常生活的体现就是学校的纪律和父母的要求,枯燥简约,缺少魅力,背后指向的目的是将来的功利利益,是出人头地和稳定前途。与之对抗不仅是贪玩懒惰,更是一种青春哲学的爆发:嘿,我有的是梦想和精力,我将来要过不一样的人生,我的世界是广阔的,我的可能性是无穷的。那个时候,学校教育缺少复杂性,而未来的日常生活又缺少真实性,因此人的反抗也只需要一点精力、一点叛逆。

  有的人用否定的方式,不好好学习,在各种游玩中消耗过剩的精力。有的人是用肯定的方式,肯定学校之外的某种理想,比如艺术、比如流浪、比如为爱痴狂。追根究底,所有兴致勃勃的对抗之后,更深的来源是对未来的期许,或者说,是对自身的期许。因为未来还远,所以对抗起来如此容易,不需要选择,只要想象,全身心相信只等某一天,被释放入无边的自由之后,一切可能性都会上演。

  大学之后依然容易对抗生活,只是这时日子变复杂了,面貌不再清晰,说不清要对抗的是什么。人还在追求某种与众不同的自由,但这个时候已不再有单调统一的模式,也就没有单调统一的对抗。更重要的是,大学几年似乎匆匆而过,还没来得及分辨,生活就扑面而来。这时候的对抗,一部分来源于对现实的失望:世界并不像想象的那样自由;另一部分来源于被逼迫时的恐慌:马上就毕业了,“生活”就像一堵墙压下来,来不及逃跑。很多人这时候开始主动追求生活了,追求生活和对抗生活开始混淆,说不上哪个更意气风发。


上一篇: 李尚龙:听话的孩子,都有一种难言的悲伤

下一篇: 李筱懿:生活不需要自以为是的裁判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