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9.2溶解度》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

2、会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相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能依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

3、知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一些因素。会利用有关气体溶解度的知识解释身边的一些现象。重点和难点

重点: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难点: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实验准备

投影坐标纸、汽水两瓶、火柴、带导管的橡皮塞、试管、澄清的石灰水。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教师: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钠和纯碱,那里的农民冬天捞碱,夏天晒盐,你知道为什么吗?

学生:(议论纷纷)

教师:你可能暂时还不知道为什么。

学习了今天的知识后,你就会从中找到答案。

在前面的活动与探究中,所用的水均为20ml,其中溶解nacl与kno3的质量是否相同?

学生甲:不相同。

乙:不加热时,二者相近。

丙:加热后,等量水中溶解的kno3要多。

教师:大家回答得都很好。我们如何来定量地描述kno3与nacl在水中的溶解性强弱呢?

学生:溶解度。

教师:这位同学回答得不错。什么叫溶解度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出溶解度的概念。

学生:(大声朗读)(教师板书)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通常溶剂为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教师:在教材p36,表9-1,给出了几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请大家查一查20℃时nacl的溶解度。

学生甲:(很快找出答案)36。0。

乙:不对,应该是36。0g,溶解度有单位,单位是g。

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师:(表扬乙,肯定甲)乙同学回答得很准确,溶解度有单位。“在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g。”这句话所表达的含义是什么呢?

学生:(踊跃发言)

甲:在20℃时,36。0gnacl在100g水中溶解达到饱和状态。

乙:在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6。0gnacl。

让学生体验成功后的喜悦。

教师:同学们回答得都不错,溶解度的概念包括四个要素:

①指明一定温度;②溶剂为100g;③必须达到饱和状态;④单位为g。

及时小结,纠正偏差。

学习了溶解度的概念,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练习,相信你会做!

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巩固练习(投影)。

查表9-1,完成下列练习。

1�20℃时,kno3的溶解度为 ,60℃时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

2�下列有关nacl的溶解度,说法正确的是( )

a�20℃时,18。0gnacl溶解在5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20℃时,nacl的溶解度为18。0g。

b�36。0gnacl溶解在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nacl的溶解度为36。0g

c�20℃时,36。0gnacl溶解在100g水中,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g

d�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6。0gnacl,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g。

(教师巡回指导后,请学生代表说出答案,简单点评)

通过习题,及时巩固新知。

教师: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易溶”“微溶”“难溶”等一些概念,它表示什么意思呢?学生通过阅读p36“资料”寻找答案。

我们知道,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同一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关系可以用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来表示。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活动与探究:学习绘制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方法。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 九年级化学《水的净化》课堂实录

下一篇: 九年级化学上册《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说课稿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