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教育:中国幼儿教育与多元智能理论
3.多样化的、有差异的发展,以及不同的发展领域,需要多样化的活动。根据不同的发展领域,根据学习者的发展特点和需要,创造性的设计和引导相关的活动是十分必要的。
其实,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幼儿教育界所倡导的很多思想和观念与多元智能理论的精神不谋而合,如中国幼儿教育倡导“引导幼儿教育全面和谐发展”、“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充分激发幼儿的潜能”、“关注幼儿的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幼儿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应因人而异”等等。而且中国幼儿教育界在这方面也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这些经验是中国幼儿教育的宝贵财富,对这些经验的总结和提升是十分必要的和有价值的。如果在总结和提升的同时,能有意识地深入研究和借鉴多元智能的理论和相关的实践,对我国幼儿教育发展将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多元智能理论在中国幼儿教育中的实践
多元智能理论在中国幼儿教育界的影响,始于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中译版在中国大陆的出版。但一开始这一理论的影响主要在理论界。到20世纪90年代末,幼儿教育界有关多元智能研究的文献还不多。截止2003年12月,全国主要的4份幼儿教育期刊发表的有关多元智能的专题文章为18篇,其中不少文献对多元智能理论只是停留在介绍的层次上。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一些大专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和幼儿师范学校的教材中已经开始介绍多元智能理论。在中国儿童中心所办的《父母世界》杂志改版的创刊策划中,主办者提出了以多元智能的新观点为主线贯穿新刊的内容,从第一期起,就鲜明地提出了帮助父母认识儿童的多元智能,帮助儿童发展多元智能的新主张,连续介绍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的测评方法,促进多元智能发展的教育策略,报道了父母们鼓励多元智能发展的实例,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近10年来,多元智能这个专业词汇在幼儿教育杂志上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1997年4份主要期刊出现“多元智能”这一词汇的频率是平均每期1.8次,2003年为平均每期7.7次。由此可见,多元智能理论在中国幼儿教育领域的影响正在不断增强。
近年来,有关多元智能的科学研究也在不断加强。一些全国范围的规划课题开始关注多元智能理论,或将多元智能理论作为重要的理论基础。一些省部级的规划课题直接以多元智能及其实践作为研究内容。此外,还有很多学会或市级课题将多元智能及其实践作为研究内容。
在幼儿教育实践领域,多元智能理论真正产生影响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有关多元智能理论的实践虽然还没有出现有重大影响的研究计划和研究成果,但在研究和实践中自觉运用这一理论的幼儿园及老师是大量存在的。综观多元智能理论在中国幼儿教育实践中的状况,有这样两种基本情形:
1.将多元智能的理论作为幼儿园教育尤其是幼儿园课程重要的理论依据
截止2000年,我们所收集到的全国正式出版的幼儿园课程方案(有的自称为幼儿园教材)有23种,其中明确提出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或受多元智能理论影响的有7种,占30.4%。2000年到2003年,我们收集到8种幼儿园课程方案,其中明确提出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或受多元智能理论影响的有6种,占75%。多元智能理论的作用一般在于指导幼儿园课程内容和活动选择,指导幼儿园关注幼儿的个别差异,指导幼儿园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各种有针对性的活动和经验。近年来,多元智能理论对幼儿园课程的内容领域及相应的幼儿发展领域的思考和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不同的智能领域与老师经验中原有的幼儿学习领域和发展领域的差异能引发老师创造性的构建和实践。
2.将多元智能理论作为某一发展领域或课程领域的实践指导
在中国,明确提出并真正全面实施或实践多元智能理论的幼儿园并不多见。但根据多元智能理论的精神,在某一个或两个智能领域开展研究和实践的幼儿园为数不少,根据杂志和网络检索,目前中国大陆开展这类研究的幼儿园有31所。在这些幼儿园中,用实验的方法开展研究的有3所,大部分幼儿园主要是进行尝试性的实践,在学习和借鉴的同时,进行创造性的实践探索,以对幼儿在特定智能领域的发展及教育有较为全面深入的把握。在这类幼儿园中,有关语言智能、空间智能及数学一逻辑智能的研究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