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教育:中国幼儿教育与多元智能理论
5.幼儿教育如何真正做到多元化、多样化。多元化和多样化是从两个意义上说的。一是:中国是个人口大国,社会、经济及文化发展的地区差异相当明显。如何从各地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选择最适宜的发展道路,幼儿教育才有可能是多元化的和多样化的。这就必要衡量什么是适宜的,什么是不适宜的;什么是合理的,什么是不合理的。二是:幼儿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应该是多元、多样的。因为幼儿的需求各不相同,现实背景也有差异,资源又各具特色,老师个人状况也不尽一致,因此,幼儿教育的实践一定是多样化的。但现实的情况是,貌似多样化的实践中有许多难于更改的、根深蒂固的整齐划一,这种整齐划一制约了创新。
6.幼儿老师专业发展的问题。包括如何形成一种有利于老师专业发展的良好机制,如何使老师有不断了解和接受新理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如何使老师自觉地运用科学理论去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如何使老师真正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以上几方面的问题,是当前中国幼儿教育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社会的不断发展,需要全民族幼儿教育观念的不断变革,需要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和落实,也需要借鉴一些先进的理论。
三、多元智能对中国幼儿教育实践的意义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是20世纪后期人类智能研究领域中最具影响的研究成果。他的《智能的架构:多元智能理论》(Frame of Mind: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向世人展现了人类智能的一种新的结构形态,也是人类对自身智慧的一种极具创造性的描绘。多元智能理论将智能定义为解决问题或创造出某个社会重视的产品的能力。所有的个体具有不同程度的8种相对独立的智能,如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动智能、人际和内省智能及自然观察智能。
最难能可贵的是,多元智能理论的研究一改过去智能研究依赖大学实验室的状况,将人类学习和智能发展的实验场所设定在教学现场,并让老师、学生及家长共同参与到研究的过程之中。因此,多元智能理论本身内在地具有了教学的指导和借鉴作用。以多元智能理论为主要依据的美国多彩光谱计划(Project
ectrum)向人们展示了多元智能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现实成就。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多彩光谱计划的经验对中国幼儿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作用也是毋庸置疑的。
多元智能理论及多彩光谱计划对当前中国幼儿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主要意义在于:
1.教育所追寻的结果,并不只是学习者在传统的标准化测验中的成绩的提升,因为,标准化测验并不能全面和充分的说明人类智能的发展。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拓展、对幼儿教育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2.智能并非完全与文化无关的,并不是不管个体的来自何种背景都依循共同的发展顺序。在许多活动“领域”,个体的发展反映与文化背景相关。不同的个体在某些领域的发展上可能拥有优势,相反,在另一些领域的发展上可能显现相对的弱势。教育必须关注这种差异,并努力激发不同个体的潜能。这对于真正贯彻落实“面向全体,注重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的原则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