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一级半期考试地理试题

高一级半期考试地理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天体系统是有层次的   B、银河系是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的
C、地球位于太阳系的中心  D、总星系是目前人类所知尺度最大的天体系统
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表现在:
A、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   B、绕日公转与自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C、表面存在大气层     D、位置适中,体积和质量适中
3、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等的主要动力来自于
A、地球内部的热能 B、重力能C、太阳辐射D、万有引力
阅读材料后,回答5~6题
1999年,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空间中心发表公报说,人类将迎来第23个太阳活动周期。美国空间环境中心将对其密切观察,并及时发布有关信息。
5、太阳活动是:
A、有规律可循的,但尚无法预报      B、发生在太阳的内部
C、与地球上的旱涝灾害有一定的关系    D、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影响可忽略
6、在“黑子峰年”(黑子活动最多的年份),下列行为能有效防范其影响的是:
A、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增强皮肤的活力   B、有关部门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C、清除“宇宙垃圾”,保持太空清洁    D、加强电信网络建设,保持网络通畅
7、地球上产生昼夜交替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的自转B、地球的公转C、地球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 D、地球的球体形状
8、关于地球上水平运动偏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转偏向力始终垂直于物体的运动方向 
B、地转偏向力随物体水平运动速度的增加而加大
C、沿赤道运动的物体不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D、在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左偏
9、教师节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情况是
A、在北半球并在向北移动 B、在北半球但在向南移动
C、在南半球并在向南移动 D、在南半球但在向北移动
10、国庆节我们重庆的昼夜长短情况及其变化趋势是
A、昼长夜短,白昼在变长 B、昼长夜短,白昼在变短
C、昼短夜长,白昼在变短 D、昼短夜长,白昼在变长
11、假设黄赤交角变为0°,不可能出现的是:  
A、太阳终年直射赤道     B、全球全年无四季变化 
C、无大气环流现象      D、全球全年都是昼夜平分  
12.自夏至日到秋分日                                  (  )
   A.南极圈内的极夜区域不断扩大 B.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增大
   C.上海昼长于夜,且昼长逐渐变短D.太阳直射于南半球
13.太阳直射某点,则该点此刻                           (  )
   A.太阳高度最大   B.昼最长夜最短  C.昼夜等长 D.昼短夜长



14.下列有关地球上的方向和太阳直射点的说法正确的                         A.A在B的正东方,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B.A在B的正西方,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C.A在B的正西方,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D.A在B的正东方,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15.图中C处日出时间为               (  )
   A.0时           B.3时          C.6时           D.9时
16.当地球运行至公转轨道上的近日点附近时                (  )
   A.北太平洋上的夏威夷高压势力强盛   B.南亚盛行东北季风
   C.亚洲大陆被印度低压控制          D.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
17.有关大气垂直分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大气在垂直方向从上至下依次为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B.对流层的高度因纬度而异,具体表现在高度上从高纬向低纬逐渐降低
  C.随高度增加气温上升很快的是对流层
  D.对流层大气增温主要是地面的长波辐射被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的结果
  右下图示意大气垂直分层,读图,回答18-19题。
18.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
    A.① B.②C.③ D.④
19.对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  )
    A.Ⅰ层顶部B.Ⅱ层底部C.Ⅱ层中部D.Ⅲ层
阅读下面一段材料,回答20题。
《齐民要术》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凡五果,花盛大时遭霜,则无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此时放火作熅,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熅:无烟的微火]
20.“天雨新晴,北风寒彻”造成“是夜必霜”,其原因是        (  )
   A.雨后的夜晚气温必定很低
   B.受冷气团影响,加之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
   C.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减弱        D.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加强
21.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点位于30°N附近B.乙点位于30°N
   C.①是冷性气流   D.②盛大行西南风








23.读风向示意图,当风速稳定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等压线数值①<②<③B.a是地转偏向力
   C.此风形成于南半球D.该风形成于高空



   A.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C.东北方向  D.西北方向
读右图,回答25-26题。
25.若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甲、乙为相距不远
的陆地,图中箭头表示气流运行方向,则甲、乙、
丙、丁四处气压的关系为
   A.甲>乙>丙>丁  B.乙>丙>丁>甲
   C.乙>甲>丁>丙  D.丙>乙>甲>丁

26.若此图为三圈环流的低纬环流侧视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甲为副热带高压带②甲为赤道低压带③乙为副热带高压带④乙为赤道低压带⑤甲→乙代表西风带⑥甲→乙代表信风带⑦丙→丁的气流不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A.②③⑥         B.①④⑥       C.②⑤⑦         D.①⑥⑦
27.城市上空的雾和低云比郊区多的原因是         (  )
A.城市排放二氧化碳使气温升高气流上B.城市排放的二氧化碳等酸性气体多
    C.城市工业和交通工具产生的尘埃多 D.城市使用冰柜和电冰箱使水汽增多
28.读下图等压线分布示意图,正确的是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右图是某地气压年变化状况图,读图判断 29题。
29.该图所示地区可能是
  A.亚速尔群岛   B.蒙古高原
  C.夏威夷群岛   D.东非高原
30.读下图中两幅等压线图,A、B、C、D对四处风力最大的是
A、A  B、B  C、C  D、D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高10级地理半期考试答题卷
一、选择题:(45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题,共55分)
31.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和极地投影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2)当地球由A点向B点公转过程中,北半球各地       (选择填空)。
       A.白昼渐长,黑夜渐短         B.极夜范围逐渐扩大
       C.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       D.昼长仍然短于夜长
  (3)图乙是地球公转到图甲中     点的极地投影图。下列有关此日某些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选择填空)
    A.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B.晨昏线与极圈相切
       C.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D.北半球昼短夜长
  (4)图乙中G、H两点对应的地方时分别是:     时、     时。
32.当我国“神舟六号”发射升空时(北京时间2005年10月12日9时),结合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在图中画出“神舟六号”发射升空时地球绕日公转的位置。(用圆圈表示地球,同时画出地轴)(3分)
  (2)当我国“神舟六号”发射升空时发射地酒泉(约98°E)的地方时是多少?       。
  (3)此时,太阳直射点在    半球,向    运动。
  (4)当我国“神舟六号”发射升空时,地球上和北京处在同一日期的范围占全球的比例是多少(几分之几)?      
33、读“某时地面气压分布状况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些时,北太平洋上的气压中心是     。
  (2)此时,佳木斯吹         风,比乌兰巴托风力      。
  (3)此季节印度的德干高原
盛行      风,印度半岛季风气候的成因是                            。
34、(9分)读“北京城、郊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等温线在城郊之间的分布规律是                     
                        。
产生这种现象的人为原因是           
                。
(2)等温线的这种分布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是                  
35、(9分)下图表示,近地面空气若上升到3000米高度时,理论温度为T。3000米高空的实际温度为TS,当TS≥T时,近地面空气上升将受阻,即出现了逆温现象。读某城市春季气温日变化图(如图)。回答:







(1)若TS稳定在一8℃,该城市气温至少要上升到   ℃以上时,逆温现象才会结束,这时的时间为     时。
(2)一般逆温结束后2小时,近地面对流才能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所以,在图示的情况下,仅考虑空气洁净的因素,上午体育锻炼的时间宜选在   时以后。


































高一级地理半期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45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A
C
C
C
B
A
D
B
C
C
C
A
D
B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D
B
D
B
A
A
B
C
A
B
C
B
B
C

二、综合题:(55分)



  (2)A
  (3)B B
  (4)18 24或0
32、(11分)(1)如图:(3分)
  (2)10月12日7时32分
  (3)南 南
  (4)13/24
33、(10分)(1)阿留申低压
  (2)偏北风(西北风) 小
  (3)东北风 海陆势力性质差异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34、(9分)(1)从郊区到城区年平均气温逐渐升高
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居民生活和交通等消耗大量的燃料,释放出大量的人为热 (2)形成热力环流,使城区污染更为严重
35、(9分)(l)10  8  (2)10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 2020高一年级地理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

下一篇: 2020高一级地理半期考试试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