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终考试地理试卷

地理试卷
总分100分
第I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将正确选项填在答题卡中)
1.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括地球的是:  (  )
  A. 银河系  D. 总星系   C. 河外星系  D. 太阳系
2.关于太阳黑子的正确叙述是:  (  )
A.太阳表面黑色的斑点            B. 出现在日冕层
 C. 因为温度比周围低,所以略显阴暗     D.活动周期为12年
3.目前黄赤交角的大小是:   (  )
A.33°26    B.33°36ˊ    C.23°36′    D.23°26ˊ
4.下列几个地点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  )
    A.哈尔滨      B.北京        C.广州        D.南极长城站
5.下列关于地方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同一纬度的地方时相同  B.同一经度的地方时相同
C.两分两至日全球各地日出时间均为6时
D.同一天北京的地方时比日本东京的地方时要早
第15届亚运会于2006年12月1日当地时间19时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东三区区时)哈里发体育场开幕。回答6——8题:
6.在六安的人民观看开幕式直播的合适时间是:(    )
A.12月1日19时      B.12月2日19时 
C.12月1日0时      D.12月2日0时  
7.此时地球绕日公转:(    )
A.靠近近日点      B.靠近远日点    
C.速度最快       D.速度最慢    
8.第15届亚运会比赛期间,六安大部分地区应是:(   )
A.寒冷多雨   B.低温少雨    C.温和多雨    D.高温多雨     
9.全球共有    个气压带________个风带。     (  )
    A . 6、5      B. 7、6       C. 5、4       D. 6、7
10、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  ) A、不同纬度间的温度差异      B、海陆之间的热力差异 C、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     D、地球自转引起的偏向力
11.下列图中纬度相同的四地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12在下图中河岸两侧兴建房屋随着河流的不断发育,房屋地基有可能被掏空的是 ( )
    A.甲乙        B.甲戊        C.乙丙丁      D.丙丁戊

13.读《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其中B和a 代表的内容分别是:(    )
 A.原始型和死亡率    B.传统型和出生率
C.现代型和死亡率    D.传统型和死亡率
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叫洋流。做关于洋流的14—15题
14.海洋水体运动的最主要动力是                   (  )
A.盛行风       B.陆地形状的影响
C.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D.海水温度和密度的差异
15.右图为某海区大洋环流示意图,该环流是         (  )
    A.北印度洋海区夏季季风洋流
    B.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大洋环流
    C.南半球中高纬海区大洋环流
    D.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大洋环流
人类的居住地可分为城市和乡村,城市的合理发展和布局,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据题意回答16—17题:
16.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A.工业用地         B.商业用地 
C.住宅功能用地       D.交通和绿地
1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中心对工业的吸引力最大,厂家也愿对此付高额的地租      B.城市中心可接近最大的消费群,因而对住宅业有巨大的吸引力    C.对商业的吸引力是随着城市中心由近到远逐渐增加的         D.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或租金越高
18.不同等级的城市数目和相互距离是不同的,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
A.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多,相距较远 
B.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相距较远
C.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相距较远 
D.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少,相距较近
地质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两类。回答19—22题
19.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                       (  )
    A.风力                          B.流水      
C.冰川                          D.太阳辐射能

20.下列地表形态中,属于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
A.冲积扇、戈壁        B.沙丘、黄土高原崎岖地表
C.火山、地震�        D.黄土高原、溶洞
21.角峰地貌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流水  B.冰川��C.风力  D.温度变化
22.下列哪个是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   (  )
  A.三角洲   B.河漫滩平原   C.冲积平原     D.河谷
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据此回答23—25题。
23.从地理学角度看,它描述的是                    (  )
A.从低纬到高纬的地域分异      B.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
  C.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D.从平原到高原的地域分异      
24.从塞北到江南的景观差异,产生的基础是         (  )
  A.水分       B.光照      C.土壤       D.热量
25.陆地环境地域差异,产生的原因是                           (  )
  A.土壤不同       B.纬度和海陆位置不同  
C.植被不同        D.气压不同

选择题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第II卷 综合题
2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此图所示的日期是  月  日。
(2)图中A点的时刻为   ,D点的昼长为   ,这一
天C点的昼长是    。
(3)图中A、B、C、D四点中,太阳高度小于00的是    ,
等于00的是   。 
(4)图中A、B、C、D四点中,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角速度的对比是      
(5)图中A、B、C、D四点中,此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昼长由短到长的顺序是         。

27.读图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12分)







(1)图中地震波速度变化线中(S)表示 ______ 波,(P)表示 _______ 波
(2)图中各层名称: A:_________  B:_________  C:_________   
(3) D层大约在地下___________Km处速度明显加快(大陆部分),从而发现了_________________不连续面。
(4)在2900km深处,S波__________,P波波速___________,从而发现了________________不连续面。
(5)M层和N层的主要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读图,回答问题:(6分)





(1)该锋面是_______锋,判断根据是___________。  
(2)锋面过境后,城市的天气状况如何?__________________。  
(3)某医院住院的128例脑溢血患者中,有116例是锋面过境时发生的,肺结核病人咳血,特别是婴幼儿肺炎、支气管炎、哮喘,锋面过境时发病率都很高。请解释这现象。

29.下图为遗存于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的3根大理石石柱,石柱上横线部分是维苏威火山喷发时火山灰覆盖部分,小点部分代表被海生动物钻孔部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5分)
(1) 这幅图为地壳的 ___  运动提供了证据,地壳变动的参照物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意大利那不勒斯的气候类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气候形成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材料上显示出的内力作用除地壳运动外还有  ________________    。
30.阅读下列关于城市化发展图表,回答下列问题:(7分)









(1) 在1850—1890年等依次七个时间段中,英国和日本城市化水平增幅最快的时段分别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目前英、美、日等国的城市化速度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城市化在______________年前发展缓慢。目前发展速度______,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选1.读图17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 图中数据表明全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终带来的社会经济后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世界各国采取了哪些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选2 实验原理分析(10分)
[步骤一] 如下图在一个平底盆中加适量的水,直至水盖满盆底。把一个装满沙子的小瓶放入盆中。
[步骤二] 用透明的塑料纸盖住盆,用橡皮筋扎住盆口,并把一块小石头放在塑料纸上,压住塑料纸;小石头要放在装沙小瓶正上方。
[步骤三] 将盆放在阳光下直晒,过足够长的时间后观察。
1.推测你会发现的现象,并有步骤的写下来:   
                           
                             
                 (3分)
2.这个实验模拟了什么现象?具体环节是什么?
                           
                            (4分)
3.对于沙子所言,水的作用相当于地质作用中的________(内或外)力作用(1分)
4.大自然中这种现象的重要意义是:让地球表面各纬度之间发生了       和 __________      的交换。(2分)
高一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C
D
C
B
D
A
B
B
A
C
B
B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D
C
D
B
D
C
B
D
A
D
B

二、综合题
26.(10分,每空1分)
(1)12 22         (2)12时   12小时  4小时
(3)D   C         (4)D>A>C>B    相等 
(5)A>D>B>C       C<D<A<B
27.(12分)
(1)横(1分) 纵 (1分) 
(2)地壳(1分) 地幔(1分) 地核(1分) 
(3)33千米(1分) 莫霍界面(1分) 
(4)消失(1分)  变慢(1分) 古登堡界面 (1分)
(5)M处物质接近液体,N处为固态(2分)

28.(6分)
(1)冷锋(1分)  冷空气主动推动锋面向前移动(1分) (2)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晴(2分)(3)因为锋面过境时,气温、气压变化较大(2分)

29.(10分,每空1分) (1) 垂直 海平面  
(2) 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 维苏威
(3) 地中海气候 一年中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
(4) 岩浆活动
30.
(1)英国:1850—1890年,(2分) 日本:1950—1970年。
(2)慢,城市化进程基本完成(城市化水平已经相当高)
(3)1950年前 较快 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31.选1.(1)大气中的CO2含量增加 燃烧矿物燃料放出大量二氧化碳 森林减少
(2)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调整经济结构要付出较高代价 
(3)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效率,加强国际间的合作(4)保护森林等
31选2  (10分)
(1).首先是塑料纸上有水珠凝结,然后水珠沿着小石块下压的方向聚集,水珠往装沙的小瓶下滴,最后小瓶的沙由干变湿(3分)
(2)水循环现象;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4分)
(3) 外力作用(1分)
(4) 物质和能量(热量和水分)(2分)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 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地理第二次段考试题

下一篇: 2020高一地理第一学期“六校”联考试卷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Top